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9章

第8章

与此同时。

江宁县的街市上,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拉着朱元璋的大手来回摇晃着。

“皇爷爷,孙儿还想要糖葫芦!”

他手中拿着一根穿糖葫芦的签子,只是空空如也,所以眼巴巴的看向摊贩手中的糖葫芦垛。

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十分可爱,让人忍不住想要在他的小脸蛋上捏一把。

但他脸色苍白,毫无血色,说话也透着一股中气不足的感觉,一看便知是身体虚弱。

朱元璋朝摸了摸小男孩的头,慈声道:“大孙,你已经吃过一串,咱们过些时候再吃可好?”

“还有,咱不是交代过你了,出来以后,要喊咱爷爷,而不是皇爷爷。”

小男孩点点头:“知道啦,爷爷。”

他接着嘟起小嘴,委屈道:“可是爷爷…孙儿还是想吃糖葫芦,在宫里平日吃不着,爷爷就给孙儿再买一串吧!”

“唉,真是拿你这孩子没办法!”

朱元璋哈哈大笑,满脸的慈祥,然后牵着小男孩的手来到摊子旁边,掏出四文钱买下一串糖葫芦,递到小男孩手中。

小男孩心满意足,这才跟着朱元璋继续沿着江宁县街市往前走。

越往县城中心,街市上便越是繁华,行人也愈发多了起来。

街市两旁的商铺也都早早开了门,客人们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朱元璋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

江宁县并非什么地理位置十分紧要的关键枢纽,亦不是朝廷着重发展的府县。

若说唯一优势,大概也只有距离应天稍近一些了。

但为何如此的繁华?!

最重要的是,街市虽人来人往,但却整洁有序。

所有小摊贩都被集中在一片区域内,各自吆喝叫卖,这点便连应天,都是极难做到。

朱元璋甚至还看到几个拿着扫帚专门打扫卫生的人。

这里无人敢于当街纵马,连马车都是缓缓而行。

因为每片区域都有挎刀捕快不住巡逻,随时随地维持秩序,打击扰乱街市安定的人。

最令朱元璋惊讶的是,这些捕快对待寻常百姓摊贩态度极好,虽然面色不善,但却没有打骂的行为。

至于顺手牵羊的事,他更是一例都没有看到。

他能看得出来,百姓们敬畏这些捕快,但心中却是极为爱戴。

朱元璋心中不禁赞叹,陈安那小子虽然懒散了些,但终归还算是有些本身。

他低头看去,发现孙儿手中的糖葫芦不知不觉又要见底,便俯下身子,耐心道:

“雄英,爷爷先前就教导过你,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能够控制自己欲望之人。”

“就拿你吃糖葫芦的事来说,咱们家是能供得起你天天吃,但你却不能因此就放纵自己,毫不克制。”

“万一养成习惯,将来长大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穷奢极欲,届时遭殃的,可就是咱大明的百姓了!你能明白爷爷的意思么?”

能让朱元璋这般耐心教导的,整个大明唯有一人,便是朱标嫡长子——皇长孙朱雄英。

此时他正眨巴着一双大眼睛,似懂非懂的看着朱元璋。

“爷爷,孙儿好像懂了,但又好像没懂……但您是怎么知道孙儿想让您再买一串糖葫芦的啊?”

朱元璋呵呵一笑:“你爷爷咱一生纵横天下,什么人没见过?你这点小小心思,咱一眼就瞧出来了!”

朱雄英点点头:“皇爷爷真厉害!”

他接着用手帕将最后一颗糖葫芦包起来,小心翼翼地收好。

“那孙儿不要爷爷买新的了,孙儿把最后一颗收起来,等到实在想吃的时候再吃!”

朱元璋欣慰的点点头,“这才是咱的好大孙!”

祖孙二人一边说话,一边在江宁街市上闲逛。

行至一处僻静地方时,一名身穿布衣,体魄精壮的中年男子快步走到朱元璋面前。

他拱手行礼,恭敬道:“老爷,县衙那边是晨光将现时摘下的放衙牌子,辰时刚过,一干胥吏便进了县衙。”

“这些人都已在门房处点卯,无一人迟到。”

朱元璋紧皱的眉头这才稍微舒展了些。

时辰卡的刚好,更无一人迟到,这倒是十分难得。

要知其他各地的县衙,散漫成风,基本不到最后一刻,胥吏们是绝不会进衙门的。

朱元璋接着冷声问道:“那江宁县令呢,什么时辰当值的?也是辰时?”

中年人低下头去,低声答道:“回老爷,不是……”

朱元璋一瞪眼:“那是辰时一刻?”

“也不是。”

中年人感受着朱元璋身上散发出的冰冷杀气,不自觉吞咽了一口口水。

“那是辰时三刻?!”朱元璋面色阴沉。

“老爷……不是。”中年人战战兢兢的回答,额角上已是渗出丝丝冷汗。

“直接说,他是什么时辰当值的!”

朱元璋大手一挥,中年人瞬间如坠冰窟,膝盖一酸,险些跪倒在街上。

他深吸口气,道:“回老爷,他是巳时当值的。”

“混账东西!”朱元璋气的连胡子都翘了起来。

但他并未当场发作,而是深吸口气,将怒火压了下去。

他接着安排道:“你去吧,继续监视他,务必将他今日的行程、还有所做之事,分毫不差的记下来!”

“若有半分差池,你这颗脑袋,也别要了!!”

“是!”中年男人领命离开。

待到离开朱元璋视线,他才发觉,自己的衣衫已然被冷汗浸湿了。

心悸的同时,心中也不免升起一阵疑惑。

陛下一向杀伐果决,从不姑息这种当值迟到的行为。

要是换做别的人,只怕此刻早已身首异处,尸体都凉了。

可这陈安,却只是被骂了一句混账,真是奇也怪哉。

虽然他搞不明白个中原因,但他身为贴身跟随朱元璋的锦衣卫,对一些事看的是极为通透的。

陛下既然对这年轻县令这般态度,莫说砍头,连板子都不打,便足以说明这县令不是普通人。

起码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这种人是他绝不能得罪!

日后若有接触,还需谨慎对待才是。

他这么想着,再次快速向县衙方向而去。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