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之后,每家各自安好,虽说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但也清清楚楚的分开了。二房和林姝她们都在自己屋旁搭了个小厨房,只有大房还和沈母她们一起用饭。
林姝和沈晏从山上回来,怀里满满当当的都是药材。林姝喜滋滋地把东西放在院子里开始分类整理,不一会儿大妞就跑过来了。
“三婶,我来帮你。”大妞懂事地说。
“好啊,来,三婶教你怎么分类。”
听说三婶要教认药材,其他几个小的也都围了过来。林姝索性把几个孩子分别安排好:”二娃,你把这些叶子大小差不多的放一起;三娃和二妞,你们把根茎分开放……”
几个孩子都认真地听着,一点都不含糊。林姝一边整理,一边教他们认药材:”看,这是何首乌,可以补血养气;这个是黄芪,补气的好东西;这个是铁皮石斛,最是滋阴清热……”
“三婶真厉害。”大妞眼睛亮晶晶的,”这么多药材都认得。”
远处,杨氏和张氏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看着这一幕都有些感慨。杨氏想着自己这些年在地里刨食,别说认药材,连字都认不得几个。如今看林姝不但懂得认药,还能拿去卖钱,心里不免有些羡慕。
张氏更是心里发酸。她见林姝这个商户家的千金小姐,才嫁过来没多久就能靠着认药材赚钱,再看看自己,只会干些粗活。
等晚上睡下,大妞兴奋地和杨氏说:”娘,三婶好厉害啊。我也想学认药材。”
杨氏摸着女儿的头发,心里一动。女儿要是能跟着三弟妹学点本事,将来也不用像自己这样只会种地。可是这话该怎么开口?毕竟认药是三弟妹吃饭的本事。
“当家的。”杨氏躺在床上,小声和沈有根商量,”你说…让大妞跟着三弟妹学认药材如何?”
沈有根皱眉:”这恐怕不妥。认药是三弟妹吃饭的本事,咱们这样……”
“有什么不妥的?”杨氏坐起身来,”你就不能为孩子想想?难道要她们也像我们一样,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女孩子有点本事傍身也是好的。”
说着说着,杨氏的眼圈都红了:”我就是没本事,才让她们跟着我们这么辛苦。要是能多赚些钱,说不定还能让石头去读书,也好像他三叔一样,不用在地里受罪。哪怕是做个账房掌柜也比种地强。”
沈有根叹了口气,却没说什么。
第二天,杨氏趁着没人,试探着问林姝:”三弟妹,这药材…好卖吗?”
林姝看她吞吞吐吐的样子,便直接问道:”大嫂有话不妨直说。”
杨氏脸一红,犹豫了半天才道:”我是想着…大妞很喜欢你,要是能跟着你学认药材……”
“大妞才多大?”林姝笑道,”上山采药太危险,不过要说认药,倒是可以教她。只是……”
“只是什么?”
“我觉得大妞最好先学认字比较好。”林姝说。
“认字?”杨氏惊讶道,”这…这怎么成?咱们农家子女,供儿子读书就不错了,哪有女儿读书的道理?”
“大嫂误会了。”林姝解释,”不用专门去学堂,我说的是认几个常用的字。我闲着没事的时候可以教她,就算只会千字文,将来也够用了。”
杨氏听她这么说,眼睛顿时亮了:”这…这样也成?那就太好了。”
“三弟妹,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呀。”张氏的声音突然传来,神出鬼没的样子吧林姝吓了一大跳。
“二嫂若是想让牛牛和二妞也来学,我也可以教。”林姝无奈道。
“那就麻烦三弟妹了。先说好,我可是没有多余钱给束脩。”
“二弟妹这是什么话。”杨氏忍不住道,”三弟妹好心教孩子,你怎么……”
“我怎么了?”张氏瞪大眼睛,”我说的不对吗?咱们之前供三弟读书也是供了很多年的。”
林姝笑了笑:”二嫂这话说得,我不过是认得几个字罢了。都是一家人,说什么束脩。我又不是教书,只是认得几个字罢了。我就是想着,孩子们能认得几个字、识得一点药材总比睁眼瞎强。””
“是啊。”杨氏也道,”三弟妹能教孩子认字,这是好事。我们做长辈的,该感激才是。”
“我……”张氏还要说什么,却见沈晏已经走了出来。平时张氏就有点怕自己这个小叔子,看到他跑得比谁快。
林姝看着张氏离去的背影,心中暗叹。其实她能理解张氏的心态,换做是谁供自己小叔子读书这么多年,本以为能沾点光,结果这倒好,什么都没了。
“三弟妹……”杨氏有些担心地看着她。
“大嫂放心。”林姝笑道,”我知道二嫂是什么性子。再说,教孩子认字这事,我也是认真的。难道大嫂以为我是在说笑?”
“那倒不是。”杨氏连忙摆手,”我就是怕……”
“怕什么?”林姝打趣道,”二嫂不也挺高兴的?我也不怕麻烦,女子本就不易,若能自己有本事,比什么都强。将来即便是嫁人,也能在婆家挺直腰杆,你说是与不是?”
杨氏被她逗笑了:”也是,孩子学到本事才是正经。”
“再说了,”林姝压低声音,”大妞和二妞能识文断字,如果家里小辈再说几个读书人,到时候她们的亲事也会更好,不是吗?”
杨氏听她这么说,不由得笑出声来。是啊,自己不也是这样想的吗?
“那就这么说定了。”林姝道,”从明天开始,我每天上午教大妞认字认药。大嫂若是得闲,也可以一起来听。”
“这…这不好吧?”杨氏顿时红了脸。
“有什么不好的?”林姝笑道,”农家人看病贵,若自己能认得一些草药,知道几个偏方,关键时候也能救命。”
听她这么说,杨氏心里一动。小声道:”那…那就麻烦三弟妹了。”
“一家人,说什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