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17章

“我胡说八道?”

吴桂芳放下手中鞋底,“村里人谁不知道你们两口子偏心?好的全部留给老二,建国给你们两口子当牛做马,任劳任怨,分家才五十斤米?你个疯批婆娘,存心要饿死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孙子吗?”

“还跟我喊,信不信老娘把你嘴给缝上?”

吴桂芳作势拿起手中长针,纳鞋底的针又长又粗,吓得冉月华缩了缩脖子,嘴皮子动了动,没敢再吱声。

吴桂芳,是李家老三李有德的婆娘,家里没有儿子,就俩女儿,早些年全都嫁外地去了,老两口守着家门口一亩三分地,小日子过得还凑活。

不过,吴桂芳年轻时没少遭罪,因为没能生出儿子,被公婆挤兑羞辱,忍辱负重供两孩子上了初中,也算村里的文化人了。

加上嫁的人家不错,吴桂芳的腰,也就慢慢直了起来。

“咳咳,都别吵了,建国这孩子踏实肯干,将来日子不会差的,五十斤米,三十斤面,挤吧挤吧,能熬到秋收的。”

娘们儿打嘴炮没啥意思,关键李有才注意到,李建国仿佛没听见别人针对他妈似的,半天不给点反应,吵得再厉害又有啥用?

“今天晚上,把大伙儿聚在一起,主要是商量一下维修翻新李家祠堂的事儿,那里面供奉的可是咱李家祖宗。”

李有才面色一正,神情严肃道:“前段时间下大雨,祠堂漏雨,门窗也破了,野猫野狗钻进去拉屎撒尿,我与老二有田忙活了一上午才打扫干净。”

“但房子破了,瓦片坏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前两天我找咱们村的木匠老刘头去瞧了瞧,梁得换,瓦片还得买新的,门窗杂七杂八下来,估计得要个千儿八百吧。”

“今天把老李家人集中起来,就是想听听大伙儿的意见,这事儿怎么搞?总不能祖宗庇佑咱们,咱们连祖宗祠堂都保不住吧?将来死了,哪有脸去见列祖列宗?”

“祖宗不待见咱,以后谁来保佑咱?”

李有才的话,乍一听合情合理,细细一琢磨,李有才这老王八蛋阴损得很,句句唱着高调,句句埋着钩子,道德绑架大伙儿。

你不支持,你不在乎祖宗,祖宗就不保佑你了,你怕不怕?

当李有才目光扫过来的时候,全部低头,没有一个人敢跟李有才对视。

大伙儿都不傻,刚刚李有才可说了,要千儿八百呢,都能买两三千斤粮食了,一家四口人一年的口粮。

吹吹牛逼,聊聊家长里短没问题,掏钱?傻子才乐意呢。

“怎么?大伙儿都不想让自己的祖宗了吗?”

李有才有些生气,自己调子起得这么高,居然没人附和帮腔,今后自己还怎么领导这一大家子人呢?

“咱家族上上下下,加起来九十多口子人,算下来人均十块钱,你们都不愿意出?”

李有才痛心疾首,“算了,你们不认祖宗,我认,我李有田大大小小一共八口人,一人十块,也就八十块。”

“我就算不吃不喝,穷的讨饭吃,也不能让别人耻笑。”

说着,李有才当即从兜里摸出一叠钱来,有十块的五块的,还有两块一块的,加起来一共八十块。

“建国,你也不愿意出钱修缮祖宗祠堂吗?”

环顾一圈,依旧无人吭声,李有才心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狗日的一个个,每次到自己家来开家族大会,一个个吃着喝着,兜里还揣着走,平日里一口一个大伯,一口一个族长,叫得老亲热了,掏钱的时候,一个个不吱声了。

不吱声?哼,那老子就点名!

“啊?修缮李家祠堂?”

李建国一脸茫然,他真没用心听李有才放屁,脑子里光琢磨咋赚钱去了。

“对,李家祠堂破破烂烂的,祖宗在下面也睡不着,将来不保佑咱了。”

李有才吧唧一口老旱烟,枯黄褶皱的老脸,勾着一抹阴笑。

“建国,你是小辈当中的最懂事的,刚刚你桂芳婶儿,还有大伙儿都夸你踏实能干,祠堂坏了,能不修缮吗?”

“那得修。”

李建国点了点头。。

“可修缮要钱啊,李家的老少爷们儿,一人十块钱掏不出来吗?”李有才摊摊手,又叹了口气,“今晚这话要传出去,可多丢人啊。”

“平心而论,十块钱多吗?”

李有才盯着李建国,“建国,你应该是支持大伯的吧,要不,你给大伙儿带个头,打个样?咱李家祖宗将来肯定得保佑你发财呢。”

李有才心想,李建国刚刚分家,才得了几十斤米面,一家三口扛到秋收,塞牙缝都不够呢,三十块钱他拿得出来个屁!

村里人的钱,来自两方面,第一卖粮食,一年卖两茬,但土地少人口多,好些人家缴了农业税,除去种子肥料,自己吃都不够。

还有就是卖家禽,或者卖年猪。

大多人家到了娘家,拎着鸡鸭去城里,换点糖果,弄点布料,给孩子做一身新衣服就算不错了。

钱?

李建国要有钱的话,会闹分家吗?

“当然,你如果拿不出钱来也没关系,毕竟你刚分了家,老婆孩子要养,大家都能理解,不过拿不出钱来,修缮祠堂的时候,你得现场帮忙哦……”

“谁说我没钱了?”

李建国白了李有才一眼,直接从兜里掏出一张青蛙皮(五十面额),“不就三十块钱吗?”

“啊……这……”

李有才愣住了。

冉月华眼珠子都瞪直了。

“老头子,这白眼狼哪里来的钱?你偷偷塞给他的?”冉月华捅咕了一下李有田,低声问道。

那可是五十块啊!

很多村里人一年到头,都花不了五十块,平日里就买点盐,买点酱油啥,不对,酱油都很少买,因为酱油贵。

所以,乡下人做菜瞧着没什么颜色,白卡卡的,夹一筷子塞嘴里,咸得不行。

农村人有讲究——一两盐,二两力。

其实,口味重一点,可以少吃菜,多下饭。

“你,你还真有钱啊……”

李有才麻了,看着李建国递过来的钱,一时间忘了接过来。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