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下课休息时间。
虞昭看了眼一旁一直在打着哈欠的周锦瑶。
周锦瑶揉了揉越发明显的黑眼圈,再次打了一个哈欠。
在注意到虞昭的视线,她扭过头,“怎么了?”
“这段时间没睡好?”
“没有!”她像是只炸毛的猫,连忙辩解道:“可能就是换了床睡的有些不习惯,不是因为学习太晚,你别多想。”
周锦瑶一直都以为自己够努力了。
在家的时候,她每晚都要学到亥时,晚的话是接近子时才睡,第二日卯时三刻起。
因这,祖父祖母和爹娘无不夸她努力。
说她既有天赋又愿意去努力,以后成就一定不凡。
来这里以后,她延续了之前的习惯,就想一直维持自己天才少女的称号。
没成想,虞昭也是学到快子时睡。
在决定和虞昭一决高下后。
那天晚上她就让侍女妙晴时刻注意虞昭她晚上是什么时候吹灭蜡烛休息。
结果,等到她就要准备休息的时候,妙晴才回来说虞昭刚刚休息了。
这哪能行。
她一定要超过她。
于是,自那天起,她又给自己加了近两刻钟,也就是子时一刻在睡。
但这样也就造成了她睡眠有些不太够,不过,她感觉自己快要调整过来了。
虞昭听着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话,心道她的好胜心还挺强的。
不过,有一个竞争对手,确实是让自己更有动力了。
“恩,我没多想,希望你早日适应。”
周锦瑶松了口气,装着不经意地试探道:“一会儿上完诗赋这堂课就能放中秋节假了,你要带什么书回去吗?”
转眼他们来这个书院都快一旬了,明日就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了,那天他们能有一天假。
“我打算带几本诗集回去,趁着假期好好研读一番。”虞昭回道。
要问虞昭有哪点比较薄弱,那么诗词歌赋算是其中之一。
她倒是可以学着做文抄公,将上辈子学过的诗词搬过来。
但文抄公其实并不好做。
你要了解每首诗表达了什么,该用在什么时候。
重要的是,一些出现在诗里面的人物和地名在这个时代没有出现的你还要避免。
稍微不注意,就会行差踏错。
既然如此,还不如自己学着怎么作诗。
“哦,这样啊。”周锦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在虞昭没注意到她的情况下,周锦瑶悄悄地将几本诗集放进了包袱里。
很快,讲诗赋的严夫子走了进来。
在讲台上站定后,严夫子眼神瞥向虞昭。
这学子他喜爱极了。
除了聪慧,一点就通以外,有了她,整个班级学习的氛围都好了很多。
他感觉明年这个班中能考上童生的又能多几个了。
每次他抽问虞昭,一旁的周锦瑶就会积极举手回答。
有她们做代表,剩下的八个新学子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
而那些往年的学子,看着势头这么猛的新学子,怕被超过,那是拿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来学习。
严夫子满意地笑了笑,开始授课。
这堂课期间,如往日一样,严夫子最开始就抽虞昭起来回答。
在虞昭回答正确让她坐下后,之后的提问都不用他点人就有无数人积极举手回答。
课程结束时,严夫子笑着说,“这次中秋佳节,夫子希望你们在与家人团聚之时,也莫要忘了学业,假期回来,夫子可是要检查你们的功课,好了,走吧。”
学子们纷纷起身行礼,然后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在虞昭收拾东西的时候,周锦瑶一直默默注意着,就怕虞昭还带其它什么书回去学习,背着她偷偷学习。
虞昭站起身,将收拾好的东西递给玉翠拿着。
回头看着周锦瑶。
“那我就先走了。”
“恩,好。”
周锦瑶愣愣地点了点头。
不知道什么时候,她们的关系好像没有了之前的剑拔弩张,也能和平相处了。
看着许多朝虞昭热情道别的学子,周锦瑶都有些佩服她了。
难道这就是商人的八面玲珑,这才多久,班里面的每一个好像关系都和她很好。
不过,虞昭这人确实挺好的。
不对,只是一点点好,就一点点。
虞昭走出教室门的时候,李静姝已经等在那里了。
“昭昭,我们后日见,到时候我给你带芙蓉糕来,那个可好吃了。”
和虞昭相处一段时间,李静姝的性子有了些变化。
“谢谢。”
“昭昭不用谢的,我先回去了,再见。”
“再见。”
寝室里面也没什么需要带回去的东西,虞昭就没有特意回寝室,直接就朝书院大门走去。
到大门的时候,虞凌轩和谢绾已经等在那里了。
相对而言,这两人在虞家最闲。
虞昭在这书院的几日,两人就来了两三次了。
在看到李静姝寝室摆放的那些家具后,夫妻两人在下一次来的时候,将物色好的东西都搬了进来。
不能别人有了他们女儿没有。
这可不行。
“昭昭,累不累。”虞凌轩问道。
在发现她的身影,两人并肩朝着虞昭走来。
虞昭笑着摇摇头,“不累的。”
谢绾拉着虞昭的手,上下打量一番,“昭昭看起来清瘦了些,是不是书院的饭菜不合胃口?”
“书院的饭菜挺好的,没有不合胃口的,而且,娘,我没瘦。”
谢绾直接无视虞昭这话,怜爱的摸了摸她的脸,“瘦了,回去好好补补。”
一家三口一边说着话,一边往马车走去。
回到虞府。
得到消息的祖父将三人叫了过去,让他们去他院子用晚膳。
看着走来的孙女,虞宏笑着说道:“昭昭啊,在书院可还习惯?”
“祖父,孙女一切都好。”
虞宏点点头,“那就好,快入座吧。”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温馨。
席间,虞宏又问了些书院里的情况,虞昭都一一回答。
虞昭每回一句,虞宏就夸一句。
虽然虞昭说的大部分事他都知道。
之前他们虞家也出钱赞助了书院,但不是很多。
后面因为虞昭考入书院,虞宏特意追加了不少。
虞宏每日都会派人去书院找教导虞昭的夫子打听虞昭的事。
自然知道虞昭很得夫子们的喜爱。
“哈哈哈,我们昭昭真厉害,才去书院这么短的时间都就有这么多个朋友了,不愧是我们虞家的孩子。”
虞宏就是广结善缘,朋友遍布。
他一直都信多个朋友多条路这句话。
晚膳过后,就在虞昭他们要走的时候,虞宏叫住她。
“昭昭,明日辰时正来祖父院子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