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15章

天刚亮,陈守仁就轻手轻脚地从床上起来。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梁静雅和小红熟睡的脸上。

他小心翼翼地把女儿抱到妻子身边,仔细掖好被角。

看着她们安静的睡颜,他心里满是温暖。

这一世,他一定要好好保护她们。

穿上洗得干净的粗布衣衫,陈守仁轻声走出房门去上厕所。

来到旱厕,陈守仁皱了皱眉,这种条件跟上辈子的抽水马桶简直天壤之别。

他记得自己在城里的别墅,光是卫生间就有四五个,每个都装修得富丽堂皇。

可如今,连最基本的卫生设施都没有。

他蹲在木板上,心里盘算着等有了钱,一定要把这旱厕改造一下。

至少得把这木板换了,再搭个遮挡的棚子。这样冬天下雪,梁静雅和小红上厕所也不至于受冻。

上完厕所简单地洗漱后,他进了厨房,用柴火煮了一锅米汤。

昨天剩下的萝卜干配上热腾腾的米汤,也是一顿不错的早饭。

准备好早饭,他忍不住回房看了看妻女。

两人还在熟睡,梁静雅紧紧搂着小红,脸上带着笑意。

他轻轻在她们额头上各吻了一下,提起干粮包出了门。

路上已经有不少赶集的人了,陈守仁快步往县城方向走去。

他盘算着手里的药材,要是能卖个好价钱,就给家里添置些东西。

随着太阳升起,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

大家都赶着去县城赶集,三三两两地说着话。

“听说县城新开了个国营药店,规模老大了。”

“是啊,听说进了不少好药材。”

陈守仁听着这些议论,心里有了主意。

这药店他记得,上辈子可是做到了省城最大的医药公司。

到了县城,果然看见街上多了许多机动三轮车,偶尔还能看见几辆吉普车。

乡下人看见这些新鲜玩意儿,都驻足观望。

药店很好找,门口挂着块崭新的”县第一医药门市部”的牌子。

陈守仁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浓郁的药材味扑面而来。

店里的柜台都是玻璃做的,里面整整齐齐地摆着各色药材。

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人正俯身在柜台后整理药材,听见动静,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头去。

“同志,有什么需要?”店主头也不抬地问道,手上继续着分拣的动作。

声音有些不耐烦,显然把陈守仁当成了普通的乡下人。

“我这里有些药材,想请您掌掌眼。”陈守仁不慌不忙地说。

店主这才抬起头来,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上下打量着陈守仁。

只见他虽然衣着朴素,但说话举止倒是不像一般的农民。

陈守仁从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何首乌,双手递了过去。

店主接过来,手指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他戴上老花镜,对着窗外的光仔细端详,又凑近闻了闻。

脸上的表情从漫不经心变成了惊喜。

“这。这是野生的?”他的声音明显激动起来,”形状这么好,药性一定足。”

“是,山里采的。”陈守仁心中有底,但表面上还是一副憨厚的样子。

“同志,你这何首乌,我出八十块钱收了。”店主搓着手说。

陈守仁笑而不语。

他知道这何首乌的价值,八十块钱这是当自己不懂行呢?

“三十张大团结。”他淡淡地说。

“太高了!”店主连连摆手,但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何首乌,”十张!这已经是最高价了。”

“那就算了。”陈守仁作势要拿回何首乌,”我带到省城去卖。”

“等等!”店主赶紧拦住他,”二十,不能再多了。”

陈守仁点点头:”成交。”

店主如获至宝地将何首乌收好,一边从抽屉里数钱一边说:”同志,以后要是再有这样的好药材,尽管送来。价钱好说。”

“好,”陈守仁微微一笑,”不过我得先把药材送到县医院,剩下的再给您。”

店主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你小子,会做生意!行,你有这个本事,我也认了。”

拿到钱,陈守仁心里有了底。

陈守仁拿着钱先去供销社,在门口跟倒腾票的人换完之后,推开门走了进去。

柜台后的女售货员正在跟另一个穿蓝制服的同事聊天,见他进来,连个眼神都懒得给。

陈守仁在柜台前站了好一会儿,那售货员才不耐烦地转过头来。

“买什么?”她冷冰冰地问。

“两床棉被,女士的衣服鞋子,米面都要。”陈守仁掏出一沓钱。

售货员瞥了一眼,态度立刻热络起来:”同志,您稍等。”说着赶紧把算盘拨得噼啪响。

一旁的顾客看见他买这么多东西,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陈守仁也不理会,挑了被子、布料、还有一些日用品。

“同志真是大主顾啊。”售货员笑着给他打包,却还是忍不住问,”您是做什么的?”

“农民。”陈守仁淡淡地说。

“您真会开玩笑。”售货员讪讪的说。

东西越堆越多,售货员看他是个冤大头,态度更加殷勤:”要不我帮您联系辆拖拉机?收您五毛钱就够了。”

“麻烦了。”

拖拉机师傅看到这么多东西,眼睛都要瞪出来了,乖乖,这后生是发财了不成?买这么多。

把东西都搬到车上后足足占了大半车厢!

此时,梁静雅正在院子里洗衣服。

村长李长河带着一个城里姑娘走了过来。

姑娘二十来岁,穿着一身蓝布衬衫黑色裙子,背着个挎包,怯生生地跟在村长后面。

“静雅在家呢,”李长河说,”这是新分来的知青江蓉蓉。组织上研究了,准备安排在你们家。”

梁静雅愣住了:”可是。”

她下意识地看了眼屋子。

他们家就两间房,家里三个人刚刚够住,怎么能再住进一个人?

“村长,”梁静雅不太好意思的说,”我家房子太小,怕是照顾不好江知青。”

“现在安置知青都难,送个姑娘过来总比那些大小伙子强。”李长河摆摆手,”就这么定了。”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