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18章

翌日一早,朝会结束。

奉天殿上,文武百官鱼贯而出,各自散去。

汪广洋却没走,他悄悄跟在朱元璋身后,两人一前一后,朝南京城郊走去。

这方向……

汪广洋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是要去崔时安那儿啊!

南京城郊,崔府后院。

崔时安正埋头捯饬着香薰,手里的小瓶小罐,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汪广洋眼神儿有点怪,他看看崔时安,又看看朱元璋,脸上笑得意味深长。

朱元璋老脸一红,心里咯噔一下。

糟糕!

把这事给忘了!

前些日子,为了面子,他在大臣们面前吹嘘,说这香薰是自己捣鼓出来的。

这下可好,穿帮了!

“咳咳……”朱元璋清了清嗓子,试图掩饰尴尬,“这个东西,嗯,是崔时安捯饬出来的。”

这话说的,底气明显不足,就差把“心虚”俩字写脸上了。

“崔时安,这个是……”朱元璋硬着头皮开口,想介绍一下汪广洋。

“你的狐朋狗友吧?”崔时安头都没抬,随口说道,“托你关系来买香薰?”

这话说的,一点儿面子都没给朱元璋留。

汪广洋一听,老脸更红了,尴尬地笑了笑,默认了:“实不相瞒,老夫也是个生意人。”

算是承认了自己是来买香薰的。

崔时安这才点了点头,随口问道:“也是在陇右一带经商吗?”

汪广洋连忙点头:“正是,不过主要在河西那片地方。”

河西走廊,那可是丝绸之路的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崔时安放下手中的活计,缓缓说道:“听闻麓川思氏最近不安分,蠢蠢欲动呢,你在河西做生意,近来怕是不太顺利吧。”

这话一出,汪广洋猛地一惊,像是见了鬼一样看着崔时安。

“你怎么知道麓川思氏蠢蠢欲动?”汪广洋的声音都变了调,充满了震惊和疑惑。

要知道,这可是军事机密,这小子怎么会知道?

朱元璋也来了精神,他不着痕迹地坐到石桌旁,慢悠悠地端起茶杯,品了一口。

他也很好奇,这便宜儿子要怎么解释。

麓川那地方,四面漏风。山连着山,林子套着林子,人要是想往里钻,谁能拦得住?

再说了,那儿离得远,天高皇帝远,来来往往的商人,就像过江之鲫,数都数不清。

管?根本就管不过来!

崔时安放下手中的小瓶,淡淡地说道:“这事儿,得换个角度想想。”

汪广洋一脸懵,挠了挠头:“换个角度?什么意思?”

崔时安笑了笑,反问道:“汤和和蓝玉将军带兵打北元,这事儿你总知道吧?这两天,估摸着已经跟北元干上了!”

这事儿,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了。

大明的军队,那可是兵强马壮,威风凛凛,把北边那些蛮子吓得屁滚尿流。

这消息,谁不知道啊?

汪广洋点点头:“那是自然,这事儿,谁不知道啊。”

崔时安点点头,接着问:“北元虽然不行了,可毕竟块头还在那儿,大明肯定得派不少兵去对付。

“我问你,如果你是麓川的思伦发,你现在会怎么办?”

汪广洋嘿嘿一笑:“这还用说?麓川那地方,穷得叮当响,什么都缺。要我是思伦发,看到大明国内兵少了,那还不赶紧趁火打劫……”

话说到一半,汪广洋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像是被人点了穴。

旁边,朱元璋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也愣住了。

他微微抬起眼皮,瞟了一眼还在那儿慢悠悠地摆弄香薰的崔时安,眼神复杂。

嘶!

汪广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地吐了出来,看着崔时安的眼神,跟看怪物似的。

这就是换个角度思考……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汪广洋脑海中的迷雾!

他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对啊!怎么就没想到呢!

汪广洋的眼神变了,看向崔时安,不再是看一个晚辈,而是看一个……怪物!

这小子,脑子怎么长的?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郑重其事地向崔时安拱了拱手:

“崔公子,您这一席话,真是让老夫茅塞顿开啊!亏我们这些老家伙,还在吵来吵去,真是……惭愧!”

他顿了顿,又问道:

“那……依您之见,麓川思氏这事儿,大明跟他们交涉,能有结果吗?”

语气里,已经带上了几分请教的意味。

崔时安淡淡一笑,摇了摇头:

“谈?能谈出什么名堂?”

他反问道:

“国与国之间,要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把事情解决了,那还要军队干嘛?直接养一群说客得了!”

这话,说得汪广洋连连点头。

是啊,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谈判桌上,说破天,也不如战场上真刀真枪干一仗!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这麓川思氏,就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

趁着大明北边用兵,国内空虚,就想跳出来咬一口。

这种货色,跟他讲道理?

简直是浪费口水!

汪广洋捋了捋胡须,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

这崔时安,说得太对了!

打!

必须狠狠地打!

不把这群蛮夷打怕了,打服了,他们永远不知道天高地厚!

汪广洋哈哈一笑,说道:

“崔公子所言极是!时局动荡,对付这些不知好歹的家伙,就得用拳头说话!”

崔时安看着汪广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缓缓说道:“其实,这事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换个法子,不出兵也能让麓川那些家伙乖乖听话。”

“啊!”

汪广洋正捋着胡子,听得这话,手上的动作猛地一顿,力道没控制住,“嘶”的一声。

硬生生拽下来两根胡须,疼得他龇牙咧嘴,直抽冷气。

可这会儿,他哪还顾得上疼啊!

汪广洋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崔时安,声音都有些发颤:“不……不出兵?这……这怎么可能?”

旁边,朱元璋更是惊得张大了嘴巴,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嘴里嘟囔着:“又是不出兵,不浪费丝毫的人力?”

他心里直犯嘀咕:上次打陈友定那会儿,这小子就说什么“不出兵,不费力气就会有人帮忙解决”,把自己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这回,又来这套?

这小子,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崔时安点了点头,一脸淡定地说道:“这事,其实一点都不难,要是换做陛下,估计也会这么干。”

什么?朕会这么干?

朕能干什么?

朕怎么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朱元璋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啊!

他记得真真的,今天早朝的时候,他还跟汪广洋俩人,义愤填膺,恨不得把麓川那帮背信弃义的家伙给生吞活剥了!

要是他朱元璋早知道有这么个好法子,不费兵力就能把这事儿给平了,还用得着在朝堂上拍桌子瞪眼,气得吹胡子瞪眼吗?

汪广洋一脸懵,下意识地转头看向朱元璋。

只见朱元璋不动声色地端起茶壶,把脸往茶壶后面一埋,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心里却在狂喊:别看朕!朕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汪广洋眼巴巴地看着崔时安,好奇地说道:“崔县男,你就跟老夫说说呗,老夫保证一个字都不往外说!”

崔时安可不是胡乱吹捧朱元璋。

前些日子,他翻史书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当年朱元璋处理类似事情的法子。

那法子,真是绝了!

崔时安当时看了,都忍不住拍案叫绝,直呼厉害!

他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竟然能把人心和计谋玩到这种境界,简直是神了!

“崔小友,你就别卖关子了,跟老夫说说嘛,老夫保证守口如瓶,绝对不会乱说的!”

汪广洋还以为崔时安是怕泄露朝廷机密,不敢乱说话呢。

可崔时安压根就没往那方面想。

他一脸疑惑地看着汪广洋,反问道:“你干嘛非要知道啊?”

崔时安突然警觉起来,上下打量着汪广洋,眼神里充满了怀疑:“你该不会……真是当朝宰相吧?”

汪广洋心里“咯噔”一下,差点没跳起来。

完了!

朱元璋死死地咬着牙,恨不得把汪广洋给塞回娘胎里去。

悔不该啊!

真不该带这老家伙出来!

“哈哈,你还当真了?瞧你那怂样,要是宰相都像你这么笨,还能当宰相吗?”

崔时安突然大笑起来,指着汪广洋,毫不留情地嘲讽道。

卧槽!

汪广洋脸上的肌肉抽搐得厉害,听了崔时安这话,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气得他紧紧地握着拳头,指节都发白了。

“噗嗤!”

旁边一直憋着笑的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一口茶水喷了一地,笑得前仰后合。

“哈哈,我……我想起一件好笑的事,哈哈哈!”

朱元璋一边笑,一边胡乱找了个借口。

汪广洋脸上的肌肉,像是被谁狠狠地抽了一下,抽搐得厉害。

他咬紧牙关,咯咯作响,可偏偏又发作不得,只能硬生生憋着。

“老夫承认,老夫这脑子,是比不上你们年轻人灵光,”汪广洋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和些,“崔小友,你就别再拿老夫寻开心啦。”

崔时安点了点头,示意汪广洋走近些:“你过来,仔细看看。”

说着,他缓步走到朱元璋刚才坐着的石凳旁,目光淡淡地扫过朱元璋。

朱元璋呢,像是早就习惯了似的。

二话不说,立马起身,把位子让了出来,动作那叫一个麻利。

这一幕,可把汪广洋给惊呆了。

他眼珠子瞪得溜圆,嘴巴张得老大,下巴差点没掉到地上。

这……这是什么情况?

汪广洋感觉自己的脑子都快不够用了,他使劲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你可是皇帝啊!九五之尊!怎么能受这份窝囊气?

崔时安在汪广洋震惊的眼神中,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

屁股刚一沾凳子,他便随手抓起三瓶香薰,“啪”地一声,在石桌上摆成一排。

汪广洋和朱元璋,毕恭毕敬地站在崔时安身后,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崔时安拿起其中一瓶香薰,头也不回,淡淡地说道:“你们看,这瓶香薰,就代表那不老实的麓川王,思伦发。”

他顿了顿,又拿起另外两瓶香薰。

“这两个,就是思伦发那俩兔崽子,叫什么来着?哦,对,思行发、思任发。”

“现在啊,这麓川,明面上,还算是咱们大明的听话小弟。”

汪广洋和朱元璋在后面,一个劲儿地点头,生怕错过崔时安说的每一个字。

崔时安缓缓地把三瓶香薰挪开,距离越来越远,像极了三个离心离德的兄弟。

“要是……咱把这股子势力,给它来个一刀两断,再来个一分为二,变成三份呢?”

这话一出口,朱元璋和汪广洋心头都是一震,好像摸到了点什么门道,可又说不太清楚。

崔时安继续说道:“麓川再怎么蹦跶,名义上还是咱大明的藩属国,这大明的皇帝,自然有权管他家的那点破事儿。”

“干脆,把麓川的地盘和兵,都给它分成三份,一份给思伦发,另外两份,给那俩小崽子。”

朱元璋眉头一皱,立刻问道:“可现在,麓川那老小子正想趁火打劫,跟咱大明对着干呢!

虽说名义上是君臣,实际上,他压根就不听咱的,他能乖乖听话,让咱分他的家产?”

崔时安微微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您想想啊,这思伦发肯不肯接旨,其实压根儿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圣旨到了麓川,他那俩儿子,心里头会不会痒痒?”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若有所思的朱元璋和汪广洋。

“这世上,金银珠宝都能让人眼红,更别提那实打实的土地和兵权了……”

“哪个当儿子的,不想早点接老子的班?”

汪广洋猛地一拍大腿,惊呼出声:

“推恩令!”

这三个字,如同惊雷,在朱元璋耳边炸响。

好家伙!

汪广洋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戏码,历史书上可没少演!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