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16章

当年刘家庆将童养媳彩雀卖了十两银子,现在又被颜盈用十两银子从老鸨那里赎了回来。

县衙后院,颜盈将彩雀的卖身契递给她。

彩雀咬牙切齿的将这薄薄的一张纸给撕了,双膝跪倒了颜盈面前:“颜大人恩同再造,彩雀无以为报”

“快起来吧”颜盈将她扶起来,在现代十八九岁的姑娘还是高考的时期,而她却已经遭受了苦难的一生。

彩雀抹去眼角的泪:“我已经不是花楼里的人了,求大人给我重新赐个名字吧”

颜盈:“愿你往后平安喜乐,福泽绵长,你本家姓李,取平安二字可好?”

彩雀没读过什么书,平安这两个字的寓意她还是知道的,对于一个遭受过那么多痛苦折磨的女孩,最平凡的祝愿恰恰是她此时最需要的。

颜盈没赶她离开,而是将平安留在了县衙让她安心治病,顺便给她找了一个打扫卫生的活计,有月钱领。

安顿好李平安后,颜盈才将注意力放在了她任职的泗水县。

泗水县整个县看上去都很是破败,距离市区位置远,道路交通不便,上一任许县令留下的财政账目一个大写的赤字,不过也还好,至少衙役们的工资还是发的起的。

将县衙了解过后,颜盈召集了几个捕头,穿上常服,准备去泗水县最近的镇子深入探访调查。

泗水县位于群山之中,被周围十三个镇包裹,当地不说最穷,但也不富裕,颜盈在衙役的带领下来到了最近的清水镇,却没想到刚走到一户农家,却听到一个婴孩的哭泣声。

原是这家儿媳生了孩子,颜盈没想到刚来也能碰上桩喜事,便想着和衙役一起过去道声喜,没曾想,却见一老头面无表情的将那刚出生的婴孩往水里溺。

这是要孩子命的节奏,颜盈想也不想的冲了过去:“住手”

在捕头的帮助下制服了那老汉,颜盈将光溜溜的孩子抱在怀中,即便她知晓古时有溺毙女婴之事,但没想到此等恶事会在她眼皮子地下发生。

“睁大你的狗眼,这位可是新来的县太爷”

那老汉一听立马跪在了地上:“县太爷饶命,小民没干丧良心的事儿”

颜盈更生气:“当朝律例溺女之禁,你还敢残害女婴?你可知产女子,如溺死者,许邻里举首,发戍远方”

老汉被吓得瑟瑟发抖:“县太爷明察,大伙都这样啊,不独我一家,求县太爷开恩”

颜盈沉默了半响,才开口:“那你倒是说一说都有谁家还在溺亡女婴?”

那老汉是真被吓住了,当场将村里邻居,亲戚好友,包括隔壁镇的都说了,不听不知道,一听老汉说了两盏茶都没说完,在他短短的一句话中便有一个婴孩没了性命。

在此地自古便有此行为,几乎每家每户都存在溺杀女婴现象,有的家庭溺多达4,5个,可谓是:甫离母腹,即入冤盆,脐上胞水血尚殷,眼前咫尺鬼门关。

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

明明是个老实巴交的农家汉子,可颜盈看着却如同一个吃人恶鬼,撩起袍子将怀中女婴包裹起来,颜盈也没了继续探访的心情,抱着孩子便回了县衙。

扫地的平安去厨房煮了米呼呼喂给孩子:“大人,她叫什么?”

颜盈:“既然她父母不要,我要,以后便跟我姓,唤颜清”

回到县衙三天后,官府发出了告示:溺女之禁令

将此告示分发下达各个乡镇,农村,务必让泗水县所有百姓都知晓这条律例。

颜盈将官府旁边的废弃荒宅改造成育婴堂,民间婴孩不得滥杀,如有弃养,可送到育婴堂,赏银百文。

这个告示一经发出,当天便有四五个农人抱着孩子送来育婴堂领赏银的,无一例外,全是女孩,请了三个农妇照看孩子,由平安暂时看管育婴堂。

事后,颜盈特意给母亲写了封信,请她送来一批善于管家,会识文写字,最好懂些会刺绣的婆子丫鬟过来。

将信送出后,颜盈又看了下泗水县地理位置,耕地册子,本地的生产基本都是农业种植业,现在正是农闲,农家人一般会在这个时候外出到城里打工赚钱补贴家用。

颜盈以官府的名义发布招工,她预备在县城外造一个砖窑厂,生产的砖窑先用于公共设施,根据泗水县内的情况进行改造路段,等基础设施建完了,就可以将生产的砖块用于供给百姓建造屋舍,多余的可以对外售卖,或许在日后能成为本县的一大经济生产力。

县衙的账上根本没钱,前期投入的资金都是颜盈动用了当年人工降雨时面圣,陛下给的赏赐金银。

而别小看古代一个县令的威力,在这块土地上除了朝堂律令便是颜盈说了算,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是陛下钦赐的,反正自从上任之后,师爷,县尉这群人对她的命令从未反驳过一个字,让他们做什么便做什么,乖顺的不像话。

服从命令就行,颜盈倒也没探寻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毕竟她要的是听话的下属,又不是聊得来的朋友,这样就很好了。

泗水县当天发布的招工告示,不到一刻钟便挤满了人,无他,着实是这次官府的招工条件太过丰厚,一日三餐,包食宿,还给钱,以往官府招壮丁都白干活的,现在居然给钱,给的还这么丰厚,不得不说官府给的钱可比打零工划算的多。

一传十,十传百,县衙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师爷伏在案头登记姓名,颜盈将后世的公分制度搬了过来,将砖窑位置选好后,将近两百名工人在官府请来的老师傅的指挥下开始干活建造砖厂。

施工队旁边便养了鸡仔,猪仔,择选干活能手,按照公分分数,到年底还能免费领猪和鸡回去,算是工人福利。

古代人哪知道这种套路,有肉吊着,这帮工人干活尤其卖力,本该两个月完工的砖厂一个半月便施工完成。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