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卖一样东西,那就得找到这个东西的准确定位。
就如同你不能找老太太买姨妈巾,找没结婚的男生买儿童奶粉一样。
糖葫芦也有它独特的受众。
首先肯定是小孩子。
香甜美味的糖葫芦,一直是小孩子的最爱。
这个年代的小孩子没有多少零食可吃,猪油糖算一种,糖葫芦也算一种。
此外,正在热恋中的男女也算一个群体。
一起出来游玩的年轻人算第三个群体。
因此,卖糖葫芦一定要找 人多热闹的地方, 一定要是小孩子多、年轻人多的地方。
想明白了这个问题,陆海山结合潜意识里的记忆,先去文化宫,文化宫在老街区,这里人气比较旺。
而且这个年代,无论是儿童还是青少年,娱乐设施都比较少。
县城的文化宫,绝对是年轻人和小孩子的好去处。
陆海山把时间也规划好了。
现在在文化宫卖一卖。
一会儿中午孩子放学的时候,就去小学门口卖一卖。
如果还没卖完,那么下午的时候就拿到电影院门口去卖一卖。
他总共有 30 串糖葫芦,却不知道糖葫芦的价格是多少, 所以他先背着背篓,在文化宫门口逛着,看看有没有卖糖葫芦的。
果不其然,他想着卖糖葫芦能赚钱,别人也这么想。
文化宫就有人在卖糖葫芦。
陆海山走上前去,问道:“老板,你的糖葫芦怎么卖?”
老板上下打量了陆海山一番,看陆海山不像是要吃糖葫芦的人。
但既然有人来问价格,他还是回答道:“有 5 毛钱一串的,有 7 毛钱一串的,你要买哪一种?”
一听这个价格,陆海山心里有数了。
但他依旧不动声色地问道:“啥糖葫芦这么贵啊,拿一串来看看。”
老板有些怀疑地说:“你是真买还是假买啊?”
话虽如此,老板依旧取了一串糖葫芦递给陆海山。
陆海山看了下糖葫芦,发现对方的水果的确比自己的丰富些。
自己的糖葫芦只有煮好的板栗以及野苹果。
而老板的糖葫芦分为两种,一种是最传统的山楂糖葫芦,还有一种是山楂和红枣混合在一起的,前一种便宜些,卖 5 毛钱,后一种贵一些,卖 7 毛钱,每一串糖葫芦都串了 6 个水果。
陆海山心想,自己的野苹果和板栗不比这山楂以及山楂红枣差, 他准备先卖 5 毛钱一串,如果卖不掉再降价。
老板见陆海山拿着糖葫芦一直看,一把将糖葫芦夺了过去,说道:“你是什么人呀?不买就别看呀。”
陆海山赶紧笑着说了声抱歉。
11 点左右,来文化宫游玩的年轻男女多了起来, 老板在文化宫门口吆喝着:“糖葫芦嘞,嘿,卖糖葫芦!”
老板这种叫卖方式是最传统的,也就是守株待兔。
反正东西摆在这里,吆喝声也出去了,别人爱买不买。
陆海山也有模有样地坐在了老板对面,把背篓取下来。
因为他手里没有插糖葫芦的草把子,所以只能把糖葫芦拿在手上,而且他的糖葫芦也没有糯米纸,因此卖相看起来没有老板的好。
老板一看陆海山也要卖糖葫芦,气得直接骂娘。
他斥责陆海山,看模样就不像是卖糖葫芦的,还问他价格和产品,原来是在打探商业机密, 可陆海山问价也没违规,他也没办法。
陆海山采取的方式和老板不一样,他得主动出击。
恰好看到一对男女正准备去文化宫,陆海山提着糖葫芦走上前,说道:“小姐姐,买个糖葫芦吧,我的糖葫芦是用野苹果和糖心板栗做的,还淋了用葡萄熬制的糖浆,味道可好了。”
“小姐姐” 这三个字,让前面的年轻男女愣了一下。
毕竟在这个年代,大部分称呼都是 “同志”,要是遇到女孩子,就叫 “女同志”。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听到有人叫 “小姐姐”,前面的女同志觉得这个称呼有些好听,又有些奇怪。
女同志便停下来,看着陆海山手里的糖葫芦,的确十分诱人。
平时她吃的糖葫芦,要么是山楂的,要么加些红枣, 这还是第一次看见用这么奇特的水果做的糖葫芦。
女同志便问道:“你说你的是什么水果来着?”
陆海山认真地说道:“是山上的野苹果,这种果子在县城可不好找,又脆又甜,可好吃了。还有糖心板栗,又粉又糯,味道好得不得了。我上面淋的糖浆,也是用野葡萄熬制的汁液,非常甜。”
女同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看了看身边的男同志。
男同志问道:“多少钱一串?”
陆海山说:“7 毛钱一串。”
他之所以卖和旁边老板一样的价格,就是要留一点砍价的余地。
陆海山没卖过糖葫芦,但他去菜市场买过菜。
买菜的时候,无论老板开什么价,买家总会砍价, 这是一种习惯,也能让买家获得一些成就感。
男同志说:“6 毛卖不卖?”
陆海山纠结了一会儿,说道:“卖,卖。”
随后男同志从包里掏出 6 毛钱,递给了陆海山。
陆海山顺势问道:“不买两串两个人一起吃吗?好事成双嘛。”
当着女同志的面,男同志好面子,迫不得已又掏了 6 毛钱出来。
陆海山卖掉了两串糖葫芦。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正是文化宫来游客的高峰期,人流量很大。
“哎哟,小姑娘你长得好可爱,吃不吃糖葫芦呀?”
“哎呀,小弟弟,吃个板栗会变得更聪明,又甜又软糯的糖葫芦要不要来一个?”
陆海山都是主动出击,总共卖掉了 10 串糖葫芦, 卖的价格不一,有些卖到了 7 毛,有些是 6 毛,还有一些是 5 毛,总共赚了 5 块 8 毛钱。
这是陆海山重生之后,第一次见到 70 年代的钱。
大部分是一毛和两毛的,有极少数 5 毛的,还有不少一分、两分和 5 分的硬币。
硬币是铝镁合金的,5 毛钱的纸币则让陆海山上一辈子的记忆扑面而来。
它正面的图案是纺织车间的女工织布的场景。
这个钱他实在是太熟悉了。
陆海山反复想着,要是当初家里有几张 5 毛钱,有钱带林燕去看病,那林燕就不会死了。
就在陆海山数钱的时候,对面的老板气势汹汹地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