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奉天殿。
今天是大朝会,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
朱雄英和朱允炆分别站在两边。
“启禀皇上,臣昨夜夜观紫微垣,发现天市垣有星孛闯入,这可是国本还没确定的征兆啊。”
方孝孺手捧着象牙笏板,从队列里站了出来。
他身上绯袍上绣的孔雀补子,随着他的动作,泛起一圈圈的涟漪。
他接着说道:“日前,皇上已经命礼部和钦天监选定黄道吉日,册封允炆殿下为皇太孙,三日后,便是黄道吉日,适合举行册封大典!”
“放你娘的屁!”
常升一听,气得立刻从队列中站了出来,巨大的嗓门,把文官队列里的黄子澄吓得一哆嗦。
他怒目圆睁,恶狠狠地瞪着方孝孺,指了指朱雄英:“皇嫡长孙就在这儿,哪轮得到庶子来僭越?”
朱雄英垂手而立,身上穿着蟒袍玉带,面色白净如雪。
他能清楚地看到,方孝孺后颈上渗出的汗珠,正顺着脊梁,滑进腰封里。
他还能够听得见,朱允炆藏在袖子里的手指,正反复摩挲着那块九龙佩–那可是十年前从他棺木里盗走的东西。
就在这时,方孝孺突然重重地磕头,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臣请陛下仔细想想。”
方孝孺抬起头来,额头上满是鲜血,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从古至今,死而复生的,都是荧惑星降世,当年王莽篡汉之前……”
“放肆!”
常升怒气冲冲地冲到方孝孺的面前,一把揪住方孝孺的衣领,将方孝孺给揪了起来:“你竟敢把皇长孙比作妖星?!”
“《礼记·檀弓》里说:人死以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
黄子澄立刻站了出来,开口说道:“要说借尸还魂这种事,也就只有湘西赶尸……”
“黄大人真是好学问啊。”
常森突然轻笑出声。
他慢慢地走到黄子澄的面前,然后朝着朱元璋的方向拱了拱手:“昨日,皇上已经金口玉言,下令虞王殿下重新归入宗牒,如今你们居然还在朝堂之上说虞王殿下借尸还魂,你这是要违抗皇上的旨意吗?”
此话一出,黄子澄吓得后襟瞬间就被冷汗湿透了。
他连忙扑通一声,朝着朱元璋的方向跪下:“微臣不敢!”
“允炆殿下上个月刚主持修订了《洪武正韵》!”
齐泰突然幽幽地开口了,他身为兵部侍郎,身上獬豸补子随着他说话的声音起伏。
他看向朱雄英,开口问道:“不知道虞王殿下在孝陵这十年,有没有……”
“齐大人,你身为兵部侍郎,可知道新造的洪武铳射程有多远吗?”
常升立刻打断了齐泰的话,“或者,漠北王庭今年冬天的粮草储备有多少,你知道吗?”
“这……”
齐泰一下子被常升给问住了。
“好了,你们都别吵了!”
朱元璋打断了齐泰和常升二人的争吵,看向刘三吾,开口问道:“刘爱卿,你觉得该立谁为皇太孙?”
由于刘三吾是当世大儒,博览善记,自从宋濂死后,朱元璋对刘三吾的意见特别看重。
因此,他想要听一听刘三吾的意见。
“回禀陛下!”
刘三吾立刻站了出来,“洪武二年,您始纂《皇明祖训》,洪武六年书成,《皇明祖训》规定: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昨日陛下在奉天殿设三重验证,已经确认皇太子嫡长子之身份,按照《皇明祖训》之规定,臣觉得当立皇嫡长孙朱雄英为皇太孙!”
“刘学士,此言差矣!”
“其一,日前皇上已经金口玉言,着礼部和钦天监选定黄道吉日,册封允炆殿下为皇太孙!”
“其二,允炆殿下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立皇储。”
“而虞王殿下虽然已验明正身,但他毕竟在孝陵中沉睡十年,对朝廷之事一无所知!”
“若是立虞王殿下为皇太孙,我大明江山社稷危矣!”
方孝孺连忙出言反对刘三吾。
“臣附议!”
“臣也附议!”
黄子澄、齐泰等人纷纷站出来赞同方孝孺。
朱元璋看到这么多的文官支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他有些犯难了起来。
其实,他想要立朱雄英为皇太孙。
毕竟,在十年前,朱雄英就是他最喜欢的孙子。
如今,朱雄英死而复活,他当然想要立朱雄英为皇太孙。
可是,这么多的文官都支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他又不得不慎重考虑。
如今,天下基本上已经大定,治理国家需要文臣!
若是朱雄英得不到大多数文官的支持,只怕以后会出乱子的。
再加上方孝孺说的也有道理,朱雄英在孝陵地宫中沉睡十年,对朝廷之事一无所知。
若是真的将大明江山社稷交给朱雄英,朱雄英能否胜任?
此刻,朱雄英已经看出朱元璋的犹豫。
他连忙站了出来,开口说道:“皇爷爷,方学士觉得我在孝陵中沉睡十年,对朝廷之事一无所知。既如此,孙儿愿意与允炆弟弟比试治国策略!”
朱允炆闻言,心中大喜。
朱雄英居然敢跟他比试治国策略,这不是自不量力吗?
朱雄英在孝陵地宫中沉睡了十年,对朝廷之事一无所知,而他在这十年里,熟读四书五经,精通经史子集!
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够胜过朱雄英。
不光是朱允炆大喜,还有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支持朱允炆的文官也是心中大喜。
他们都没有想到朱雄英居然主动提出与朱允炆比试治国策略。
这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嘛!
“英儿……”
常升和常森立刻急了。
他们跟朱允炆、方孝孺等人一样,也都觉得朱雄英与朱允炆比试治国策略,必败无疑!
他们想要开口劝阻朱雄英,却被朱雄英用眼神给阻止了。
“英儿,你当真要跟允炆比试治国策略?”
朱元璋也是十分的意外。
他也觉得朱雄英和朱允炆比试治国策略,朱雄英胜出的几率特别的小。
“当真!”
朱雄英十分肯定地点点头。
他之所以敢跟朱允炆比试治国策略,是因为他在孝陵地宫中沉睡十年,已经通过系统,自动学习了帝王仪态、经史子集和帝王心术!
他完全有把握胜过朱允炆。
“那好,传旨!”
朱元璋立刻下旨:“三日后,朱雄英和朱允炆在文华殿对策,胜出者,立皇太孙!”
与此同时,朱雄英的脑海中响起了一个提示音。
『主线任务:成为大明皇太孙!』
『任务奖励:开启‘忠诚锁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