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宫宴风云
宫宴现场,灯火辉煌,雕梁画栋间,宫女太监们穿梭往来,侍奉着满座的妃嫔与大臣。苏瑶踏入宴会大厅,瞬间感受到了一道道或友善、或嫉妒、或暗藏敌意的目光。她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向着皇帝、皇后与贵妃所在的主位盈盈下拜。
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而不失温和,他微微颔首示意苏瑶起身。皇后仪态端庄,微笑着看向苏瑶,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关切与鼓励。贵妃则轻轻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自信,仿佛在告诉苏瑶,一切有她。
苏瑶入座后,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周围。只见贤妃正与身旁的淑妃低声交谈,眼神却时不时地朝她这边飘来,嘴角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苏瑶心中一凛,知道这流言的影响或许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扩散开来,这些妃嫔们怕是都在等着看她的笑话。
宴会开始,先是歌舞表演。一群身着彩衣的舞女在大殿中央翩翩起舞,身姿婀娜,长袖飘飘。苏瑶却无心欣赏,她的心思全在如何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状况上。她悄悄观察着周围人的表情,试图从他们的细微举动中捕捉到一些线索。
就在这时,一位大臣起身向皇帝敬酒:“陛下,今日乃陛下生辰,臣等不胜荣幸。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笑着举杯,一饮而尽。随后,其他大臣也纷纷起身敬酒,气氛一时热烈起来。
然而,就在这热闹的氛围中,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响起:“陛下,臣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名叫赵康的大臣站了起来,他是李明远的党羽之一。
皇帝微微皱眉,问道:“赵爱卿有何事,但说无妨。”
赵康看了苏瑶一眼,说道:“陛下,近日宫中传言,苏常在与朝中大臣勾结,意图干涉朝政。臣虽觉得此事荒诞不经,但事关皇家威严,还望陛下彻查。”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苏瑶心中大怒,但她强忍着怒火,保持着镇定。她知道,此刻若慌乱,便正中了对方下怀。
贵妃率先开口:“赵大人,无凭无据,岂可随意污蔑苏常在?苏常在一直恪守本分,深得皇上和本宫的信任。”
皇后也点头道:“贵妃所言极是。赵大人,此事不可轻信传言,若没有确凿证据,随意污蔑后宫妃嫔,可是大罪。”
赵康却不依不饶:“皇后娘娘,贵妃娘娘,臣也是为了朝廷着想。如今流言四起,若不彻查,恐怕会影响朝廷的安稳。”
皇帝脸色阴沉下来,他看向苏瑶,问道:“苏常在,你对此事有何解释?”
苏瑶起身,从容地行了一礼,说道:“陛下明鉴,嫔妾自入宫以来,一心侍奉陛下,从未有过任何非分之想。这些流言,皆是有人故意捏造,企图破坏嫔妾的名声。嫔妾恳请陛下彻查,还嫔妾一个清白。”苏瑶的声音清脆而坚定,毫无惧色。她自幼饱读诗书,深知在这关键时刻,唯有以理服人,才能化解危机。
皇帝沉思片刻,说道:“此事关乎重大,不可草率。朕命大理寺卿即刻着手调查,若查明属实,定严惩不贷;若有人故意造谣生事,也绝不姑息。”
苏瑶心中松了一口气,她知道,皇帝并没有轻信赵康的话,这便是她的机会。然而,她也清楚,这仅仅是个开始,对方必定不会就此罢休。
就在这时,歌舞表演结束,轮到妃嫔们献上祝寿礼物。贤妃率先起身,她手捧着一个精美的锦盒,说道:“陛下,这是臣妾为陛下准备的寿礼,乃西域进贡的夜明珠,希望陛下喜欢。”
皇帝微微点头,示意福公公接过。随后,其他妃嫔也纷纷献上礼物,皆是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
轮到苏瑶时,她不慌不忙地起身,示意小红将《瑞鹤图》和祝寿诗呈上。她轻声说道:“陛下,嫔妾才疏学浅,没有珍贵的礼物,唯有这幅亲手绘制的《瑞鹤图》和一首祝寿诗,以表对陛下的敬意。”
皇帝接过画卷,展开一看,只见画面上群鹤飞舞,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旁边的祝寿诗更是辞藻华丽,情真意切。皇帝的脸色渐渐缓和,露出了一丝笑容:“苏常在,你的才情果然出众,这幅画和诗,朕很喜欢。”
苏瑶心中一喜,连忙谢恩。然而,她还没来得及坐下,赵康又站了起来:“陛下,苏常在此举,莫不是为了转移注意力,掩盖她勾结大臣的罪行?”
苏瑶心中愤怒不已,但她还是冷静地说道:“赵大人,您三番五次地污蔑嫔妾,到底是何居心?若您真有证据,不妨拿出来,何必在这里无端猜测。”
赵康被苏瑶的话噎住,一时说不出话来。就在这时,大理寺卿匆匆走进来,向皇帝行礼后说道:“陛下,臣刚刚查明,关于苏常在的流言,皆是有人故意散布,背后指使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