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14章

“这……”

“突厥使者,还不快向太孙赔罪!”

礼部侍郎冲步利设吼,想让他服软。

“笑话!让我给这毛孩赔罪?不可能!”

“你敢伤我,突厥铁骑必踏破你……”

“砍!”

“唰!”

“啊!”

李泰不听废话,沈炼一刀落下,步利设左臂齐根断掉。

所有人呆住,看向云淡风轻的李泰,后背发凉。

“这大唐皇太孙,太……”

“不过这样更好,东突厥和大唐交恶,西突厥有戏!”

莫贺咄心跳如鼓,被吓到了,但又暗喜。

“殿下,你太鲁莽了!快传御医!”

礼部侍郎反应过来,又气又急,忙喊人。

“传啥御医?把这些违逆大唐律法的异族探子押回东宫审讯!”

李泰打断他,饶有兴趣道。

“殿下,别胡闹了!”

礼部侍郎要崩溃了。

步利设死了,东突厥绝不会善罢甘休。

“胡闹?”

“崔大人,你老糊涂了?谁胡闹?”

“大唐律法摆在那,长安外两里不许纵马,他们谁没犯?”

“我抓他们,有错?”

“还是你想徇私,包庇异族?”

礼部侍郎哑口无言,被怼得无话可说。

“你看他们,像使臣吗?”

李泰指着东突厥人,那些家伙满脸凶相,像要吃人。

“步利设,快向殿下请罪,不然我也保不住你!”

礼部侍郎看出,李泰不满意步利设态度,再闹下去,这使团怕是见不到李渊就全完了。

“突厥使臣步利设,见过唐国太孙殿下,刚多有冒犯,请恕罪!”

步利设不傻,看清局势。

他以为东突厥主动出使,大唐会巴结,忍着他嚣张。

可他踢到铁板,李泰毫不留情,要弄死他。

他不敢硬撑了。

“认罪了?那你承认自己有罪?”

李泰笑嘻嘻地看着他。

“是,我无礼,请殿下恕罪!”

步利设咬牙,内心怒火滔天。

左臂被砍,奇耻大辱,他发誓要报仇。

“好,认罪就好。崔大人,他自己都认了,不用我多说了吧。”

众人以为李泰会息事宁人,毕竟是使者。

可李泰眼眸一亮:

“大唐律法,犯此罪者当问斩!”

“步利设,你是主使,我放你一马。其余人……”

他目光阴冷。

“沈炼,押回去,等候发落!”

“殿下!”

“你……”

礼部侍郎和步利设一愣,想争辩。

李泰眼神扫向步利设:

“我够宽容了,别挑战我耐心!”

步利设不敢吭声,用突厥语对手下说了几句。

那些张牙舞爪的东突厥人瞬间安静,任由锦衣卫押走。

“他说让他们别动,他会找唐王要交代,救他们。”

莫贺咄翻译道。

“找谁都没用,死定了!”

李泰嗤笑,表面不吭声,笑着对莫贺咄点头:

“莫贺咄使臣,久等了,请随我去驿馆休息。”

他带西突厥人进城,东突厥人被押走。

礼部官员傻眼,看看断臂的步利设,又看看扬长而去的李泰,面面相觑。

“崔大人,我们……”

“屁!快叫御医去驿馆,把步利设送过去休息!”

礼部侍郎回神,心焦如焚。

“随我入宫见陛下,这咋办啊!”

他崩溃了。

本以为李泰接待使团是走过场,谁料这小子杀心这么重,直接废了东突厥使臣。

不去找李渊,这事怕是要炸!

“小祖宗啊,你真是小祖宗!”

“什么,你没说错吧,咱们太孙把东突厥使臣步利设的左臂砍了,还把东突厥所有人抓了?”

“是,没错!现在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好多百姓亲眼看到东突厥那帮人被押走,步利设断了一臂,匆匆送去驿馆,生死未卜!”

“所为何事?太孙殿下为啥这么干?”

“听说东突厥人不听劝,在长安附近纵马狂奔,惹怒了太孙!”

“格老子的,砍得好!这帮狗日的杂碎,要是俺老程在,非剁了他们的狗头不可!”

“不愧是太孙,霸气!哈哈,这脾气俺铁牛喜欢!”

皇庄内,秦王府众人听到这消息,先是惊呆,随即听说东突厥先挑事,李泰毫不退缩,顿时个个拍手叫好,畅快淋漓。

“解气归解气,可太孙不会有麻烦吧?东突厥势大,屡次扰我边境,大唐多次交涉都没用。如今对方态度嚣张,咱们还威胁不到他们。这次出使是缓和局面的机会,太孙这么干,会不会惹陛下不高兴?”

房玄龄脸色不太好看,转头问杜如晦。他们都是李泰的人,自然不希望李泰出岔子。

“无妨,无妨!咱们太孙你们还不了解吗?别看他年纪小,心眼儿比谁都多。他这么做,肯定有后手,不用担心!”

杜如晦倒是淡定,摆摆手笑着说。

“就是!谁敢让太孙不痛快,老程我拧了他的脖子!”

“我尉迟也去!”

程咬金和尉迟恭瞪圆了眼,满脸怒气。如今他们早已是李泰的铁杆,对李泰敬佩得五体投地。

“王妃,现在咋办?”

秦王府内,管家一脸慌张地看着长孙无垢。他们也听到了消息,知道李泰干了件大事。处理不好,后果严重。管家满脸担忧,急切问道。

“这小子,跟他爹还真有几分像。”

长孙无垢无奈地摇头,嘴上这么说,眼里却藏不住担忧。

“我去找二郎,跟他说说这事,看他有什么主意。”

她想了想,决定去找李世民问问意见。

“夫人,你说的可是真的?”

比长孙无垢还快一步,宗人府内,李建成被囚的地方,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也在。她出身五姓七望之一的荥阳郑氏,自从李建成被关后,她一手操持原太子府事务,避免彻底没落。

此刻,她来此就是要把李泰砍东突厥使臣手臂的事告诉李建成。

听到消息,李建成脸上顿时露出狂喜。

“真的!已证实。我从郑家多方打听,确定了才来告诉你!”

“太好了!哈哈哈,这李泰小儿真是自寻死路!他竟敢这么狂,连他爹李世民都不一定敢干这事。果然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也不知父皇哪根筋搭错了让他当储君。现在闹出这事,我看他怎么收场!”

李建成放声大笑,被贬黜后的郁气消散不少。

他一直在等机会翻身,不信李渊会彻底抛弃他们兄弟,让个毛头小子当皇帝。

李泰对东突厥使臣动手,在他看来是大好机会。

他清楚东突厥的厉害,大唐立国近九年,忙于内战,国力疲惫,根本打不过东突厥,只能低头。如今需要和平,李泰这草率举动,简直是自掘坟墓。

“殿下,我们现在怎么办?陛下会怎么反应?”

郑观音看着李建成,满怀期待。她出自郑氏,家族还指望李建成东山再起呢。

“管父皇怎么反应!观音,你立刻联系郑家人,让他们在朝中把这事闹大。不妨再接触东突厥的人,我能不能翻身,就看这次了!一定要把李泰拉下水!”

“嗯!”

“王妃,你怎么来了?”

李元吉处,杨氏来看他。李元吉有些诧异地看着自己妻子。

“我跟大嫂一起来的。”

“大嫂?你们来干啥,她去看大哥了?”

“是,出了件大事。我和大嫂觉得事关你们,所以特意来找你们!”

“大事?啥事?”

李元吉一愣,疑惑地看着杨氏。

杨氏也不废话,把李泰的所作所为详细说了遍。

“嘶,李泰真干了这个?”

李元吉听完愣了下,没想到七岁的李泰这么大胆,颇为惊讶。

“是,这事已经传遍了。夫君,你说陛下会不会怪罪他,把他废了,然后放了大哥和你们,重新立大哥为太子?”

杨氏满脸激动,做梦都想李元吉出来。听说李泰得罪东突厥,可能引发战事,她兴奋得不行。如此一来,李泰犯众怒,被废也不无可能。

“夫人说得对!这李泰简直自找死路,还真以为父皇立他当太孙就能高枕无忧?我看父皇不过是敲打我们,他被废是迟早的事,闹剧该收场了!”

“夫君,我能帮你做啥?”

“大哥肯定不会放过这机会。大嫂出自荥阳郑氏,朝中有不少郑氏势力,必定借题发挥。夫人,你是前隋皇族,杨氏虽没落,但还有余威。你出去后听大嫂安排,配合她。”

“好,夫君,我盼着跟你重逢!”

“哼,李泰这么作死,这日子不远了!”

李元吉信心满满,觉得李泰自己找死,他们还没发力,他就先栽了,心情大好。

“确定吗,看清楚了?”

长孙无垢也到了宗人府,下人却告诉她,郑观音和杨氏已先来,分别探视李建成和李元吉。长孙无垢脸色微沉。

“王妃,没错,是郑氏和杨氏的马车,肯定在宗人府里!”

“哼,来得倒快,都是听了我儿的消息来通风报信的吧。”

长孙无垢冷哼,猜出对方意图,心中不爽。

不过她没多想,别人她管不着,直接往里走。

“你是说,青雀砍了东突厥使臣左臂,还把东突厥人全抓了?”

李世民端坐茶几后,听长孙无垢说完,眉头一挑。

“是!”

“砍得好!不愧是我李世民的儿子!这青雀,平时看他舞文弄墨,还以为他少点霸气。现在看来,他像我!哈哈,观音婢,你给我生了个好儿子,我喜欢!”

李世民哈哈大笑,搓着手,兴奋不已。

“别自夸了,赶紧想想办法!万一老爷子不高兴,或被人挑唆废了青雀怎么办?我看老大和老四的媳妇都来了,肯定在通风报信。那两位贼心不死啊!”

长孙无垢无语地看着李世民,不知道他乐啥。像你就像你,可皇太孙的位置要保不住了啊!

“诶,稍安勿躁!”

李世民却异常淡定,看向长孙无垢。

“你放心,父皇不会废他。这事反而会让父皇高兴。”

“啊?咋回事?东突厥势力强,这么干只会激怒他们,导致开战。青雀是始作俑者,肯定会被千夫所指啊!”

长孙无垢满脸疑惑,不解地问。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父皇早就对东突厥不满了,两国开战迟早的事。所以他不会怪青雀,反而会觉得青雀小小年纪就维护大唐尊严,展现出未来继承人的霸气,父皇会很欣慰。”

“可这事处理不好,朝臣也不会同意啊!”

“观音婢,你还没看出来?你那儿子机灵着呢,绝不会干蠢事。他敢这么做,肯定有想法和后手,别被他骗了。这小子主意大得很,一直在装,只有父皇看出他真面目!”

李世民抬头看向长孙无垢。在这被关着,他想通了,李泰当皇太孙绝非偶然!

“陛下,陛下啊!太孙这举动是要陷我大唐于不利啊!”

礼部侍郎崔宇带着一众礼部官员匍匐在李渊面前,嚎啕大哭,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遍。

“陛下,快下旨让太孙放了东突厥那些人,不然……”

“不然啥?”

李渊皱眉,脸色不悦地看着崔宇。

“不然东突厥可能以此为借口对我大唐用兵。到时战火一起,边境百姓流离失所,好不容易积累的基础就毁了!”

“砰!”

李渊猛拍桌案,勃然大怒,眼神杀气腾腾地瞪着崔宇。

“你这话是说我大唐怕东突厥不成?”

事实归事实,但不能明说。李渊好面子,大唐不如东突厥是事实,大家心知肚明就好。崔宇当众说出来,简直气糊涂了。

“不,不是……陛下,微臣……”

“陛下息怒!崔宇只是担心东突厥反应,绝没贬低我朝的意思!”

“是啊,陛下,东突厥这次难得派使者来长安,却出了这事,的确让人担忧。崔宇只是想让太孙放人,避免节外生枝。”

“请陛下息怒!”

千秋殿内,议事的众臣纷纷劝说,感受到李渊怒火,但发火也没用啊。

“这小子有点血性,做得不错!敢公然藐视我大唐律法,东突厥压根没把朕放眼里,就该狠狠收拾他们。”

“不过这小家伙下手有点狠,当众砍了步利设一臂,还把人全抓了。”

“他不像小孩子脾气,也不可能不懂轻重,他这么干到底为啥?”

李渊心里嘀咕。他了解李泰,知道这小子虽七岁,但绝不会意气用事。

这次举动,一是为维护大唐尊严,二肯定有后手,不会这么鲁莽。

“启禀陛下,太孙在外求见!”

这时,侍卫跑进来禀报。

“哼,臭小子,说曹操曹操到,看来是自己来了!”

李渊一乐,扫了眼众人。

“诸位爱卿稍安勿躁,让太孙自己来说吧!”

他示意让李泰进来,不打算替李泰擦屁股,想看他怎么处理。

【嚯,来得倒快,看来是告状的,可恶!】

李泰走进殿内,一眼看到崔宇跪在那哭丧着脸,心里暗道。

“哼,可不得快点告你的状?你小子还知道自己闯祸了!”

李渊见李泰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反而放心了。这模样说明李泰不慌,肯定有底气。

“儿臣拜见皇祖父!”

“来了,太孙这接待使干得如何?”

李渊笑眯眯地看着李泰问道。

【切,明知故问!我这爷爷啥时候学会阴阳怪气了,怕是憋着一肚子火吧,嘿嘿!】

“阴阳怪气?朕哪阴阳怪气了?你这臭小子,又编排朕?”

李渊一愣,有些无语,自己那是阴阳怪气吗?

“皇祖父,使臣我已全送去驿馆,一切安排妥当,您无需担忧,很顺利!”

【你阴阳怪气,我也阴阳怪气,我就不提这事!】

李泰嘿嘿一笑,心里偷乐,李渊不提,他也不提。

李渊和李泰都不说,可崔宇急了,瞪着李泰,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太孙,别胡闹了,这是国家大事!快叫人放了那些突厥人,不然惹怒那帮蛮子,他们啥事都干得出来!”

“太孙,你真砍了步利设一臂?”

“太孙啊,你太鲁莽了,怎么这么任性?步利设可是颉利可汗的弟弟,你砍他一臂,我们咋交代?”

“唉,太年轻了,年纪太小。若是太子处理,绝不会有这纰漏!”

崔宇一开口,朝臣纷纷附和,矛头直指李泰,显然不满意他的做法。

【嚯,小爷我这是千夫所指了?这么多人不爽,哈哈,在系统那儿有没有加分啊?】

李泰被一群人指责,没一点压力,反而美滋滋。

他才不管别人怎么看,最好把自己名声搞臭,这样咸鱼评分更高!

他巴不得更咸鱼点,拉高分数!

“呵,你小子,千夫所指还这么开心?加分,啥意思?”

李渊被李泰的心思逗乐了。谁不想好名声受人尊敬?可李泰偏不走寻常路,被责难还洋洋自得!

“放人?为啥放?凭啥放?崔大人,我咋有点糊涂呢?”

李泰笑眯眯地看着崔宇,语气轻松。

“哎呀太孙,那些突厥人啊!你咋装糊涂了?陛下面前,别胡扯了!”

“我胡扯?不是你胡扯吗?那些人是我抓的要犯,崔大人你也在场,没看见?”

“啥要犯?那是突厥使团!”

“哦,照崔大人意思,他们是使团,就能冒犯我大唐律法,公然违抗还得笑脸相迎?啥时候我大唐成东突厥藩属了?崔大人,你崔氏投靠东突厥了?”

李泰笑嘻嘻地说,话里却带刀。

“殿下慎言!我清河崔氏自古是汉臣,你怎能羞辱我崔氏?”

“是啊殿下,这话有点过了!”

一句话惹恼了朝中不少清河崔氏的人。作为五姓七望之一,崔氏势力不小,崔宇只是其一,李泰这话直接把崔氏拉下水,其他崔氏族人自然不爽。

“既如此,各位告诉我,我抓他们有啥错?还是你们也觉得我大唐是藩属国,该忍气吞声?”

“别偷换概念,现在说的是国体,不是崔氏!”

李泰补了句,气定神闲。

【呸,啥五姓七望,早晚让你们全回家种地!等老子攒够好处,第一个收拾的就是你们!】

李泰心里骂骂咧咧,对士族垄断权势早就不满。这些家族世代高官,不管朝廷咋变,他们地位稳如狗。

墙头草罢了,资源全攥在手里,真正有才的人出不了头。

社会桎梏跟他们脱不了干系,李泰迟早要收拾,现在先过过嘴瘾,膈应他们一把,省得老惹自己。

“好小子,连五姓七望都想收拾?这也是朕的梦想啊!”

李渊听着心声,长叹一声。士族确实阻碍皇权,关陇集团和五姓七望都让皇室忌惮。

现在皇帝姓李,可权力是分出来的,李家只是最大股东,暂坐董事长位。

天下是个集团公司,李家干得好,这位置就稳;干得不好,董事们不满意,早晚推翻另立新主,可董事还是那帮人。

北周、隋、唐都出关陇集团就是这道理。

打破这格局,得收拾这些家伙。李渊做不到,但希望李泰能行,让天下真归李家。

“这……”

“法不外乎人情,东突厥是蛮夷,不懂礼数。太孙维护国体是好,但太激进,只会适得其反!”

“是啊,他们是使者,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你这让其他国家怎么看我们?”

【可笑!你们这满口仁义道德坑了后世多少朝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对他们再好有啥用,到头来还不是反咬一口?国与国只有利益,没友谊。这都不懂,还在这高谈阔论!不懂礼数是借口?】

李泰乐了,觉得这帮人脑子有病。

“哈哈哈!”

李渊被李泰心声逗得想笑。他有时也恨这群大臣,又爱又无奈,牙痒痒却拿他们没办法,只能心里骂骂腐儒解气。

“小子,看你咋收拾这帮家伙!”

李渊坐山观虎斗,不打算帮李泰,想看他怎么应对。

【我这皇爷爷咋一句话不说?你倒是帮我吱个声啊!】

李泰心里骂着,瞥了眼李渊,这时候不该李渊出面吗?

“想让朕背锅?你做梦!自己惹的事自己解决,朕不替你擦屁股!”

李渊暗自嘀咕,瞥了李泰一眼,当没看见。

【卧槽,不理我,太没义气了!】

李泰见李渊躲闪眼神,气不打一处来。

“太孙为啥不说话?不说话就快放了突厥人,好好说说兴许还有转机!”

见李泰不吭声,众人以为他理亏心虚,纷纷催促。

“哼,可笑!”

李泰目光扫向众人。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你们吃我李家的饭,却老想着别人,不觉得可笑吗?还说突厥不懂礼数,不懂就得教!我那是教他们规矩。从没听说用道理感化蛮夷的,蛮夷跟你们一样学孔孟之道吗?那还叫蛮夷吗?”

“我不会放人!他们违反大唐律法就是犯错,上到天子下到庶民,犯法就有罪,没例外。礼部没跟他们讲清楚规矩吗?若这事妥协,反让各国看笑话,以为我大唐外强中干!”

“你们身为汉臣,不忘忠肝义胆为国杀敌,只盼你们忠于中原,为百姓谋福。却不想被蛮夷欺到头上还忍气吞声,你们不配这身朝服!”

李泰斜睨众人,夹枪带棒,毫不留情。

【让我说,我就把你们全得罪一遍又咋样?尸位素餐!】

李泰心里哼了声。

“好一句尸位素餐!骂到朕心坎里了!”

李渊差点拍手叫好,碍于君王身份才忍住。

“太孙,你……”

“太孙怎能如此侮辱我等!”

“陛下……”

被个七岁小孩骂,众人受不了,可又不好反驳。东突厥的确先犯法,李泰说得合情合理,只能求助李渊。

“诸位,太孙说得也有理。东突厥使团公然违抗朕的律法,不处理,我大唐威严何在?朕的威仪何在?”

李渊淡淡一句,堵住众人。

一句话让所有人哑口无言,心里暗自嘀咕。

“陛下,国体要维护,但太孙这做法太激进!太孙,你想过后果吗?万一突厥开战,你咋挡?”

“东突厥本就跟我朝不和,你这行事会引发战争,你咋应对?”

“战端一开,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小孩不懂严重性,就是意气用事!”

【说来说去就怕东突厥呗,一群胆小鬼!若我大唐实力如汉武帝、汉宣帝,你们啥嘴脸?怕是现在都跳脚要征讨了吧,可笑可悲!】

李泰不屑地笑,看不起这帮人。

【靠你们,大唐就完了!小爷敢这么干,自有把握。东突厥出兵?呵呵,他们会出兵,但不是打我们。我一石二鸟之计早布置好了,也没指望你们帮忙!】

“一石二鸟?这小子果然有后手!朕就说嘛,朕的皇孙不会鲁莽!啥妙计?又是仙人指点的?”

李渊精神一振,知道李泰有部署,心头大石落地,转而好奇李泰的计策。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