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4章

“系统,系统是谁?”

李渊一愣,听李泰这么激动,不免好奇。

“是的宿主,我是系统,真实存在!”

“皇帝成长计划模拟器,这不是我玩的那款网页游戏吗,天啊,远洋贸易、东厂、科举、青炉房……全是游戏里的功能,还能出产奖励?”

李泰心潮澎湃,看着系统奖励和模块名称,瞬间明白了来龙去脉。

“是的,本系统由宿主玩过的游戏演化而来!”

“这么牛,由游戏变来的,那我每个月都能拿奖励?”

“没错,系统会根据宿主上月咸鱼值评分,咸鱼值越高,奖励越丰厚!”

“咸鱼值,为啥是咸鱼值,意思是我啥也不干就能攒这分?”

“正是如此!”

“这系统!”

“我太爱了!”

“啥也不干我最行!”

李泰乐开了花,啥也不干就能拿奖励,还越闲越赚,这种躺赢人生他怎能不爱?

【系统,你真是神器啊!】

越想越美,李泰嘴角都不自觉上扬。

“神?系统是神,莫非我孙儿真得了仙人庇护,神仙?”

李渊捕捉到李泰心声里的“神”字,心中猛地一震。

自从他能听到李泰心声,就觉得此事玄妙,疑是天意,孙子有特殊天赋,能预见未来,才让他破了玄武门之局。

这些只是猜测,可现在听李泰说系统是神,他立刻认定李泰背后有神人护持,名叫“系统”!

“一个叫系统的神,这名字怪得很,叫系统?”

李渊暗自嘀咕,对这名字感到陌生。

“回头找袁天罡问问,没准那老道能解开这系统的来头。”

李渊心情大好,思绪也舒展开来。

【土豆、红薯、玉米,天啊,这不是三大高产作物吗,系统出手真阔绰,一下给我这仨?】

李泰惊喜万分,第一眼就瞄上了这三大粮食。

“高产作物?土豆、红薯、玉米是啥,能有多高产,我孙儿从系统神那儿得了啥宝贝?”

李渊听到“高产”二字,耳朵立刻竖了起来。

农业是国本,高产粮食能解饥荒、稳经济。

所以,李渊对李泰口中的高产作物充满好奇,想知道有多厉害。

【这年代,土地亩产也就两百斤吧,算下来不到2石,而这三大高产粮,玉米亩产能到900公斤,约17石,红薯和土豆更夸张,红薯能到3000公斤,差不多57石,土豆也有2500公斤,约47石,啧啧,这产量,解决饥荒分分钟的事!】

李泰心里飞快盘算,虽穿越前不愁吃穿,但这么一比,才觉古代农业真落后。

“哐当!”

正想着,李渊忽从龙椅上摔了下来。

“陛下!”

“陛下,您没事吧?”

“陛下,您怎样了,快传御医,传御医!”

“父皇……”

李渊这一摔,满殿皆惊,众人从对李泰的贺拜中回神,慌忙望向他,还以为老皇帝出事了。

“没事,没事,朕没事……”

李渊被太监宫女扶起,摆摆手示意无碍,可脸上表情依旧让人担忧。

【我爷爷咋了,真肾虚了,连椅子都坐不稳,还是被几个儿子气晕了?】

李泰疑惑地看着李渊,心中纳闷。

“臭小子,你才肾虚,朕是被你吓的!”

“天哪,他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亩产17石、47石、57石……世上有这种粮食?”

“若真有,定是神仙作物,没错,是仙人赐给我孙儿的神物,也是赐给我大唐的祥瑞!”

李渊内心狂震,从李泰心声得知高产作物的具体产量后,他完全懵了。

正如李泰所想,大唐如今作物产量极低,良田亩产顶多两百斤,瘠田更惨,不过百斤。

这导致饥荒频发,百姓辛苦一年,交完税后仅够糊口,存粮寥寥。

若逢灾年,产量更低,连温饱都成问题。

可若李泰说的这些高产粮真有如此惊人产量,他心头一颤,不敢再往下想。

“陛下,您真没事?”

群臣担忧地看着李渊,以为他被三个儿子的背叛气坏了,毕竟这打击谁也扛不住。

可他们哪知,李渊此刻压根没心思管那三个儿子。

“没事,朕没事,朕只是为得了个好太孙而高兴!”

【高兴,有那么高兴吗,我爷爷咋这么喜欢我,哎,有点受宠若惊,莫非是隔代亲?可惜了,要不是系统有规定,我真想把高产粮献给他,可惜不行!】

李泰听了这话,心里有点小感动,李渊似乎真挺疼他,虽这疼爱来得蹊跷,但他真切感受到了。

若系统没咸鱼值这规矩,他倒乐意把三大高产粮交给李渊造福百姓。

可系统要他当咸鱼,若献出这粮食,立了大功,还怎么咸鱼下去?

所以,李泰不能交出去!

“莫非这祥瑞仙物,神人不许我孙儿随便示人,也对,这等宝贝怎能轻易给出。”

【直接给不行,但也不能浪费这好东西,可惜我没地啊,若有大片土地,我就能种这些粮食,遇上灾荒也能救急,哎,当了皇太孙就没法外封,没封地,我哪来的地?】

李泰有些郁闷,忽然觉得,这皇太孙还不如外封当藩王来得自在!

“要土地?哈哈,要地还不简单,找你爷爷啊,爷爷我有的是地!”

李渊乐了,听到李泰为没地种粮发愁,顿时心里笑开了花。

不过他面上不露声色,只是默默看向李泰。

“另,朕将西郊百万亩皇庄赐予太孙,太孙,可喜欢?”

【天哪,喜欢,太喜欢了,我亲爱的爷爷,你真是我的知心人啊,瞌睡送枕头,我爱你呀!】

惊喜,狂喜!

李泰疯了,刚还在为没地种粮发愁,转眼就有人送上门。

百万亩皇庄!

李泰不敢想象,若在这百万亩上全种高产粮,会是什么景象。

皇庄,顾名思义是皇家的田产,通常是当地最肥沃的土地,极适合耕种。

一般皇室成员多少会分到些皇庄,但最大最好的那块,通常归皇帝所有。

没想到,李泰竟一下得了百万亩皇庄,完美解决了他的难题。

“知心人?知心人是啥,喜欢吧,朕也喜欢我这好孙儿……的粮食!”

李渊笑得合不拢嘴,看着喜形于色的李泰,心里也乐开了花。

“陛下今日是怎么了,吃错药了?为啥对卫王这么好?”

“这……这也太离谱了吧,平时也没见陛下跟卫王多亲近,怎么突然就封他皇太孙,还把西郊皇庄都给了他?”

“难道传言是真的?”

“啥传言?”

“不能说,不能说……”

“快说!”

“真不能说!”

朝臣们彻底懵了,今日李渊的大手笔让他们震惊,对李泰的偏爱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你们盯着我看啥?”

“是不是嫉妒我有个好儿子?”

秦王此刻满面春风,原本玄武门失利,他以为自己完了,就算不死也翻不了身,家人怕也抬不起头。

谁料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他虽没拿到储君位,可儿子却成了皇太孙,大唐唯一储君,且看李渊的态度,显然极宠李泰。

虽他也纳闷,自己这儿子啥时候跟李渊搭上线,可这意外结果让他心满意足。

如此,他重见天日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就算当不了皇帝,做个太上皇也够爽。

“二哥,二嫂在母后去世后,是不是天天进宫陪父皇?”

“二弟,父皇好像很喜欢弟妹,常拿她当众儿媳的榜样!”

李建成和李元吉阴阳怪气地开口,两句话让秦王的笑脸瞬间僵住,脸色铁青。

“你们啥意思?”

秦王面沉如水,瞪着两个兄弟。

“啥意思,你心里没数?父皇为啥废了我们仨,为啥要把皇位给李泰,为啥能看穿玄武门,你不觉得奇怪?”

李建成斜眼看着秦王,低声冷笑。

“哼,我们谋逆被废,天经地义,至于玄武门,只能说父皇比我们高明。立我儿为太孙,定是因他聪慧,父皇喜欢,才有此举。”

“自欺欺人,二哥,怕不是你儿子其实是你弟弟吧!”

“哈哈,秦王啊秦王,看来我那好弟妹……”

面对秦王的辩解,李建成和李元吉嗤笑一声,相视一笑,齐声道。

一句话如刀入心,秦王脸色黑得像锅底。

“你们胡说八道,信不信我向父皇告你们!”

“去告啊,家丑外扬,小心你和你那‘假儿子’的命!”

“就是,这块遮羞布,你会自己撕了?”

面对秦王的怒火,李建成和李元吉满不在乎地回击。

秦王呆若木鸡,脸色阴沉如墨,目光在李泰和李渊之间游移,心中疑团越积越深。

今日李渊的举动实在诡异,让他百思不解,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心情一下跌入谷底。

“多谢皇爷爷!”

李泰得了百万亩皇庄,终于回过神来,满心欢喜地朝李渊拜谢。

“哈哈,值得的,这是你应得的!”

李渊笑容满面,心满意足地回应。

“好了,现在说正事,三个逆子已处置,三府的余党该怎么办?”

李渊笑容一收,目光扫向群臣,语气变得严肃。

这次玄武门之乱,不止三个主谋,背后还有庞大的势力集团。

眼下首恶虽已落网,但那些附从之人如何处置,仍是个棘手难题,尤其是秦王府和太子府的势力盘根错节,难以撼动。

【对啊,太子府和秦王府那帮牛人差点忘了,可别把他们都宰了啊!】

李泰心头一紧,暗自嘀咕。

“为何不杀?”

李渊心下一沉,在他看来,参与叛乱的这群人一个不留才干净。

况且,李泰之前提过,现在是整顿朝堂的绝佳时机,若放过这些人,岂不是给三王留下翻身资本?

【秦王府那帮人可是宝贝啊,房玄龄和杜如晦,‘房谋杜断’,这俩可是顶尖谋士,有他们在,朝廷效率能翻倍。】

【太子府里,魏征这家伙是个硬骨头,耿直得烦人,但能给你挑毛病,让你清醒,用好了当个御史大夫再合适不过。】

【还有我那便宜爹的手下,程咬金、尉迟恭、段志玄,全是猛将。大唐周边强敌环伺,中原刚从隋末战乱缓过来,列国早不服咱们,打仗在所难免,这群人留着是大杀器啊!】

【太子府的武将里,薛家兄弟薛万彻和薛万均也不赖,都是能征善战的主儿,用得好能为大唐开疆拓土。】

“这……七岁的小孩儿?”

李渊暗自震惊,不敢直视李泰,生怕暴露自己能听心声的秘密。

他原本只当李泰有仙人庇护,懂些奇术,可没想到这小子对局势看得如此透彻,不仅熟悉秦王府,连太子府的人都了如指掌。

更难得的是,李泰有全局眼光。

隋朝时万国来朝,诸国慑服,可如今中原百废待兴,大唐远不如当年,周边列国不仅不敬,反而虎视眈眈。

这点李渊心知肚明,朝中智者也明白,他没想到七岁的李泰竟也洞悉于此。

【不过,有些祸根必须铲掉!】

李渊正感慨时,李泰心声再起,这次带着一股杀意,让李渊身子一颤。

【比如长孙家,长孙无忌这老狐狸,能力是有的,但心眼太坏,太自私。我娘在时还能压着他,我娘若不在,这家伙肯定膨胀,我那舅舅迟早变成外戚权臣,尾大不掉。】

李泰冷不丁想到长孙家,长孙无忌是他娘长孙无垢的亲哥,也是他爹的铁杆盟友兼大舅子。

历史上,长孙家风光无限,长孙无忌位极人臣,在武则天崛起前,几乎把持李唐江山。

唐高宗李治能逆袭上位,长孙无忌功不可没,而秦王长子李承乾造反,也跟这家伙脱不了干系。

这老贼绝非善类,李泰绝不想让长孙家坐大。

“好小子,真够狠,这都能看穿?”

李渊暗喜,他也不待见长孙无忌,总疑心秦王某些举动是这家伙撺掇的。

长孙家跟秦王府走得太近,早让他不安,可碍于他是李泰亲舅舅,他不好下手。

现在听李泰对长孙家如此警惕,李渊顿时放心,这孩子的心智远超常人。

【还有侯君集和张亮,这俩家伙表面忠心,实则狼子野心。侯君集忘恩负义,没底线,留着必成大患,早点除掉为妙。张亮心术不正,迷信方术,爱收义子,迟早被小人蛊惑,干脆一并铲了,省得后悔。】

李泰身为穿越者,熟知历史,侯君集和张亮在贞观朝反叛被诛,侯君集尤其卑鄙无耻,这种人杀了才安心,留着只会坏事。

【最麻烦的还在泾州,那家伙手握十万铁骑,自成一派,跟李建成关系匪浅。爷爷废了李建成,他怕是要起异心,若真反叛,首攻必是幽州,这事得防着点!】

“罗艺,罗艺会反?”

李渊一怔,越听李泰心声,脸色越难看。

“对啊,罗艺跟太子勾结,是李建成的人。我废了太子,又立李泰为太孙,虽没偏向秦王府的意思,但外人未必这么想,难保罗艺不生歪念。”

李渊低声自语,这点他之前还真没细想,反倒是李泰点醒了他。

“陛下,老臣认为,三府参与此事的人多是为大唐立过功的忠臣,他们随主行事,本心未叛,望陛下轻判。”

萧瑀开了口,玄武门之乱说白了是太子府和秦王府内斗,追随者不过是各为其主。

这些人多是能人,若全杀了,对大唐损失太大,不如留下为己所用。

“臣附议!”

“臣附议!”

朝臣纷纷点头,谁也不傻,三府之人对大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些人都是栋梁之才,如今三王已废,他们没了主心骨,若能收服真心效力,未尝不是好事。

“陛下,臣建议您亲自安抚这些人,展现皇恩浩荡,让他们明白谁才是真正的主子,恩威并施,彻底归心。”

裴寂看向李渊,三王既废,正是收权的好时机,李渊若能抓住机会,便可真正掌控大唐命脉。

【没想到啊,我爷爷还有翻身做主的一天!】

李泰盯着李渊暗想,历史上李渊怕是最被低估的开国君主。

提起大唐,人们总想到贞观之治的李世民和开元盛世的李隆基,却鲜有人记起真正的开国皇帝李渊。

李渊并非庸主,也是一代雄才,只可惜被儿子光芒盖过。

这次他挡下玄武门之乱,保住皇位,一举削弱太子府和秦王府势力,权力回归,他算是真正握住了大唐命脉。

“翻身做主?呵呵,小子,爷爷我不稀罕翻身,这位置留给你吧!”

“李泰!”

“孙儿在!”

“这差事交给你了,你是皇太孙,三府的人你去挑,谁能为大唐所用就留下,不能用的,随你处置。”

“我?”

【啥玩意,让我去招降?我才不去呢!】

李泰心头一紧,他不愿接这活儿,他要做咸鱼,若把这些能人招回来,他还怎么清闲?

若尸位素餐,又害了一群人,他也过不去良心这关。

“陛下,我年纪太小,怕干不好这大事,皇爷爷还是您亲自去吧!”

【你是皇帝啊,收服他们,他们才真正是你的人,你才能稳住朝局,我去干啥?】

李泰说完,又在心里嘀咕。

【你就不怕我学我爹造反?】

“哟,还想学你爹造反?你有这心思朕还高兴呢!”

李渊暗自偷笑,李泰越不想沾权力,他越觉得满意。

皇家最怕被权力蒙蔽,六亲不认,三王之事后他更深有体会。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