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君兰从小跟张氏的时间比较长,对韦氏倒是没有那么粘。
但是过了两天之后,她也开始闹起了找娘。
张氏算算日子,想着韦氏在娘家住了两天了,应该心情也好了些。
这时候去接,倒也是可以了。
“老大,你去村里租个牛车,跟我一道去接老三家的吧。”
张氏一边吩咐着,一边收拾着要拿去接儿媳的东西。
“小禾,这次去接你三嫂,怕是要拿着你置办的东西。”
“回头我让你大哥再去买了补上。”
张氏盘算着家里能当礼品的东西,转头看向旁边的安禾。
“既是给家里买的,娘拿用便是。”
安禾点点头。
张氏闻言感激的看向安禾。
不过现在最要紧的去接人,她也不再啰嗦。
五斤精米,五斤白面,一包糕点,想了想,她又拿了几块布出来。
又想了想,把家里之前剩的一块腊肉也提上了。
把家里自产的青菜果蔬也带了满满一篮,看了看,满意的点点头。
在村里,算很是丰厚体面的礼了。
“老大家的,等老三家的回来了,让你也回趟娘家。”
看着旁边忙前忙后的孟氏,张氏开口说道。
“诶,谢谢娘。”
孟氏最近心情很好。
虽然干的活计多了,但是家里吃得好,小姑子还给她买了一身新衣。
她这个人简单,小姑子大方,并不是那一毛不拔吃白食的人,她心中的气便也平了。
至于去接韦氏的礼物,她不计较,毕竟老三那个样子了,作为女人她倒是能理解。
但是婆婆主动提让她回娘家,还是让她开心不已。
很快,张氏和老大沈安怀,坐着牛车晃晃悠悠出了村。
韦氏娘家坐牛车大约一个多时辰。
若是顺利,张氏和沈安怀在韦氏娘家吃了午饭,下午便可回来。
谁知,午时刚过,安禾他们刚吃了午饭,便听到外面牛车晃悠的声音。
接着便是推门声。
张氏怒气冲冲的走了进来。
跟牛车结算了银钱,沈安怀拿着大包小包的礼品也走了进来。
安禾他们一看这情况便知不好。
这韦氏看来不仅没接到,应该还闹的不太好看。
而且算着时间,这明显是刚到没一会,就往回走了。
韦家竟然连午饭都没留。
“韦氏这次怕是铁了心不过了。”
“连我这婆婆的脸面也是不给了。”
张氏喝了一口孟氏倒过来的水,顺了顺气才说道。
今天她跟老大去了韦家,全程陪着笑脸。
谁知连韦氏的面都没见着。
只韦氏的娘不冷不热的招待着,话里话外都是说不能让安然拖累了韦氏一辈子。
“娘,您没跟弟妹说,三弟的伤有的治吗?”
孟氏从厨房端了些饭菜出来,开口问道。
“怎的没说。”
“可韦家不信。”
“直问我若是安然好不了,耽搁韦氏的时日算谁的。”
张氏越说越是有些气闷。
待得沈安然知道韦氏不肯回来,原本有些期待的目光又落了下去。
当晚,沈安然一晚没睡。
这一晚他想了很多,想两人新婚的甜蜜,想两人这么多年的恩爱。
更多的是想,这三年韦氏的照顾。
第二天一早,沈安然将张氏叫到西厢。
“娘,我们再去接一次惠娘吧。”
沈安然似是下了某种决心。
“你……”
“安然,女子以夫为天,我们若是不放……”
张氏嘴上说的强硬,却也知道夫妻相处并不是这么个道理。
“娘,这次我也去。”
“若是,若是真不行,我便放她。”
沈安然说道。
原本张氏是想着抻上一抻,见儿子如此说,便也答应了。
“行,这次我们都去,给她做全面子。”
张氏又让沈安怀去找牛车。
狠狠心,把昨天的礼又加了一倍。
“娘,我也去。”
听得张氏他们又要去接韦氏,想到韦氏给她的那套粉色布裙,安禾主动开口说道。
“行,你带着君兰一起吧。”
张氏开口说道。
就这样,张氏带着沈安然,沈安怀,沈君仁,以及安禾,君兰,一大家子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哎呀,好多年没看安然出来了。”
“好点了吗。”
“你们这一大家子这是去哪里。”
村人热情好事,看到总要说两句。
“昂,去镇上一趟。”
张氏含糊的说着。
沈安然被大哥和侄子搀扶着坐倚在牛车上。
看到往日熟识的村民,只有些尴尬的咧嘴笑笑。
终于晃悠到了韦家,开门的是韦氏的大嫂柳氏。
柳氏倒是没想到,小姑子这婆家这么给她做脸,昨天小姑子脸都没露,今天竟然又上门了。
再仔细一看,竟然看到了沈安然。
她诧异极了。
这沈安然她都三年没见了,听说自从受伤就闭门不出了。
这次竟然也一起来接了。
过门是客,虽小姑子有心和离,但是现在两家还是亲家。
何况来往的村人也在看着。
韦家自是不好将张氏等人拒之门外。
柳氏一边开门迎客,一边叫着婆婆。
“亲家母,快进来。”
韦氏的娘周氏仿佛昨天的冷脸没有发生一样,院门外热情的迎了出来。
待得沈家众人进了门,韦家把门一关,热情便像潮水般消散了。
“岳父大人,岳母大人,小婿今天特地来接惠娘家去。”
沈安然被安置在椅子上,勉力坐直身体,沈安怀站在他身后护着。
“安然,该说的昨天我都已经跟你娘说清楚了。”
“你跟惠娘的缘分已经尽了。”
对着这个之前自己还算满意的女婿,周氏还是有些可惜的。
韦氏的父亲,韦老头只一个劲的抽着旱烟,闷头并不说话。
“亲家母,无论如何,让惠娘出来见一面,总要让小两口把话说清。”
张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