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众人都平静下来,大家坐在堂屋都还有些恍惚。
更恍惚的是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沈家老大一家四口。
这怎么去田里干了一会活,找了快二十年的小妹回来了?
就这么水灵灵的回来了??
安禾的大哥沈安怀觉得自己一定是在做梦。
“那个,小禾,快,还没给你介绍家里人。”
彻底接受了自家小女儿是真的回来的沈明德,声音带着哽咽,眼里的泪是忍也忍不住的流。
他借着转身用衣袖擦去眼角的泪水。
转头眼眶又带着红意给安禾一一介绍起了沈家人。
沈家人口相对简单,就是沈氏夫妻,加四个儿女和孙辈。
沈明德和张氏同岁,今年都是五十二。
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不算中途没留住的,站住的一共有二子二女。
分别是大哥沈安怀,今年三十五,娶妻孟氏,三十二。
两人生有两子,分别是大儿子沈君仁,今年十五岁,二儿子沈君礼,七岁。
二姐沈安茹,今年三十三岁,嫁到了山对面陈家村,生了三个女儿,现下正怀着第四胎。
三哥沈安然,今年二十三岁,跟安禾是龙凤胎。娶妻韦氏,二十三岁,两人生有一女,今年刚满四岁。
也难怪之前沈家人宠安禾,安然。
原本龙凤胎就格外招人稀罕,更别说这老大老二跟他们十几岁的年龄差。
在沈明德的介绍下,安禾一一跟沈家人有了初步的认识。
沈明德还特意带着安禾到了西厢,给沈安然说这个好消息。
听闻自己这龙凤胎小妹竟然找回来了,卧床三年的沈安然激动的就想起身。
伸手撑床,方才发现自己身不由己。
站在旁边的安禾本能的想扶住他。
沈安然却有些抗拒的退了退,目光有些闪躲,嘴里只不停的重复着。
“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两人虽是龙凤胎,到底从小失散,即便有亲情相连,见面总有几分生疏。
何况,自己现下还是这副模样。
沈安然心里有些局促。
“小禾,你二姐现下正有孕在身,临近生产正是紧要的时节。”
“怕她万一知道你回来的消息太过激动,等她生产过后我们再去看她。”
“你二姐你还记得吗,她也是天天念叨着你。”
从西厢出来,张氏想到有孕在身的二女儿,拉着安禾的手说道。
自从与安禾相认,张氏就喜的不知如何反应。
走哪都想要牵着女儿。
时时都要看着女儿。
安禾走开一瞬,她便有些坐立难安。
“记得,有我名字的帕子还是二姐给我绣的呢。”
原主的记忆里,的确有这位二姐,印象里很是亲近的姐姐。
在西厢跟沈安然聊了一会,安禾好不容易把自己这些哥哥嫂子,侄子侄女理顺,便听到外面呼啦啦又来了一群人。
为首的是一对头发全白的老夫妇。
正是沈安禾的爷爷奶奶,后面跟着沈安禾的大伯,二伯,三伯三家人。
沈明德看到自家爹娘,兄长,这眼泪忍不住又掉落下来。
红着眼激动万分的又给安禾介绍沈家的这些亲人。
站在旁边的张氏也是喜气洋洋的拉着安禾一一见礼。
“我可怜的娃娃啊~”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已经年近耄耋,风烛残年的沈老头老两口拍着安禾的手不停的重复着。
没想到啊,有生之年竟然还能等到这个最小的孙女回家。
当年,他们这小孙女丢了,小儿子疯了似的找。
一年,两年,三年……总是没有音信。
老两口这年岁在村里都是数的着的高寿,
原本想着这辈子恐是没有见到小孙女的一天了。
万没想到,小孙女竟是在他们闭眼前回来了。
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大喜事。
“小禾啊,这么多年你在外面受苦了……”
又是一阵热闹的寒暄和相认之后,现场又陷入短暂的静默。
虽是至亲,但毕竟有近二十年没有相处过。
众人都不太敢主动开口问安禾这些年的经历。
毕竟,一个女孩子被拐走,下场通常都不会太好。
而安禾掐指一算也已经二十三了,这个年纪如果正常孩子都该好几个了。
因而,堂屋一瞬间又有些尴尬的沉默。
小禾虽然现在做男装打扮,但是一看却不像已经成婚的样子。
也不知道这女儿家在外这么多年,到底是怎么过的。
“禾儿,以后都好了,无论如何,以后爹娘都跟你一起。”
欣喜过后,想到安禾这些年可能经历的不堪遭遇,沈明德有些哽咽的说道。
“爹娘,我挺好的,你们不用担心。”
见家人们可能有些想歪,安禾淡笑着开口说道:
“我被拐子拐走后,阴差阳错的进了一个大户人家。”
安禾将自己的经历模糊了一下,简单的说了一下情况。
“爹娘,这么些年在主家我也多得江老先生的照顾。”
“女儿是要给他养老送终的。”
说到主家,安禾说道。
沈明德和张氏一听,带着沈家人倒头就给江回磕起了头。
江回忙将两人扶起。
“遇上这丫头,也是我的大福气。”江回笑着说道。
安禾闻言,冲着他挑眉。
江回瞥她一眼,这丫头就不能夸。
两人的眉眼官司,沈家众人并未注意。
站起来之后,沈明德郑重说道。
“江先生,以后您就在我们沈家住着。”
“有我沈明德一口吃的绝不会饿着您老人家。”
沈老头也连声说道:“江老弟,你就是我们沈家的恩人!”
“那你怎么不早些寻回来?”
“主家不放你走吗?”
张氏听女儿提及过往,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她继续追问道。
虽然分离二十年,但女儿没经历那些他们想都不敢深想的不堪就是万幸。
“主家对我很好。”
“当年我风寒高烧,醒来之后就忘记了家里的事情。”
“一直到三个月前,我在睡梦中才突然想起了爹去考举人的事。”
“进而恢复了一些记忆。”
“所以才拖到现在找过来。”
安禾浅笑着解释道。
沈明德一听女儿是因为想起他考举人的事,才找回了家,顿时又开心起来。
感觉自己读书也不是一无是处。
但转而一想,女儿走丢也是因为自己为了考举人而读书入迷,这倒是个无解的课题。
“可怜你当时那么小,还要独自经历风寒高热”
安禾的三伯母听到安禾说当年的事,有些心疼的说道。
“也不是,也许正是因为小禾当时风寒发了,要不指不定要让拐子卖到什么腌臢地方。”
“对对,那也确实……”
………………就着安禾这些年的经历,沈家众人开始议论纷纷。
问到主家的经历时,安禾都模棱两可的应付了过去。
“小禾,有机会见到主家,咱们也得给人磕个头。”
“这主家也是咱们的恩人了。”
张氏感念的说道。
“娘说的是。”
安禾虚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