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9章

皇帝赵瀚盯着大言不惭的曹风,有些错愕。

曹风此子恶名在外。

自己误以为他是一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本没当回事。

可他在大殿内展现出的才学,让人自己对他刮目相看。

如今面对辽州节度府的胡人作乱。

他更是狂妄地提出上中下三条破敌之策。

如若不是方才他做出了让人叹服的诗词,自己怕是当场治他一个欺君之罪!

六皇子此刻盯着曹风,内心里也惊疑不定。

难不成这曹风当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自己看走眼了?

如若如此,那自己这一次就损失大了。

面对这种人才,理应拉拢才是。

自己却将他得罪的死死的。

这一次没有人再轻视曹风了。

他已经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并非顽劣不堪之辈。

至少在吟诗作词方面,足以碾压朝堂一众文臣大儒。

面对众人那惊疑的目光。

曹风暗笑。

看来自己做出诗词,已经震慑住了众人,让他们不敢小觑自己了。

倘若是方才的话。

自己要是说有破敌良策,必定被人嗤之以鼻,跳出来说自己欺君,要治自己的罪。

这皇帝说不定都不会给自己开口的机会。

现在他们一言不发,不敢再轻易给自己贴标签。

所以这世界就是欺软怕硬的操蛋世界!

这就是自身强了,至少让人不敢轻易欺负你,小瞧你,反而是会敬畏你,尊敬你!

“上中下三策,一一道来。”

皇帝赵瀚看曹风迟迟不言,开口催促。

他倒是希望此子真的能提出让自己满意的破敌良策。

相对于曹风而言。

如今最紧张的却是镇北侯曹震。

他生怕自家孽子再说出什么惊世骇俗之语,招惹祸端。

自己还想多活几年呢。

面对皇帝不容置疑的语气,曹风微微躬身。

这一次自己可要抓住机会,不然这触犯皇家威严的事儿,怕是不那么容易糊弄过去。

他深吸了一口气后,这才娓娓道来。

“草民的下策是以抽调我大乾精锐龙骧军,神武军等全国精锐兵马,至少三十万人!”

“再择一老将统兵,以碾压的姿态,兵发辽州节度府!”

“这一次不要在乎什么劳民伤财,也不要再谈什么安抚之事了,要打就打疼胡人,要打到胡人灭种!”

“我大军从东向西,横扫胡人部落,所过之处人畜不留!”

“杀他个尸横遍地,杀他个人头滚滚!”

“只要一次性将胡人给杀绝了,那以后就不会存在反叛之事!”

嘶!

朝堂百官倒吸一口凉气。

好大的手笔!

抽调全国精锐,从东向西,将胡人杀得人畜不留!

好狠辣的手段!

皇帝赵瀚也心受震动。

他不是没有想过此法。

可他顾虑重重,始终难以下决断。

毕竟胡人仅仅是在辽州节度府叛乱。

如若抽调全国兵马征讨,他担心按下葫芦浮起瓢,其他地方出问题。

曹风身为镇北侯世子,能想出此策,与自己不谋而合,也着实让人惊叹。

“此策的好处是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胡人叛乱问题。”

“弊端也显而易见。”

“我大军倾巢而出,胡人必定会策马逃遁!”

“周边强敌也会趁虚而入,我大乾将会有亡国之危。”

“如此孤掷一注的打法,胜则已,不胜则会一败涂地。”

三朝元老、镇国公李信也赞同地点了点头。

“皇上,此策不可行!”

李信道:“不能为了疥癞之患,至国朝于险地。”

皇帝赵瀚也微微点头,同意镇国公李信之言。

“中策呢?”

他看向了曹风,期待中策。

“中策是分化瓦解,以胡制胡!”

曹风道:“辽州节度府境内居住的各部胡人,彼此并非一条心!”

“他们彼此间矛盾重重,平日里就互有攻伐!”

“我们大可拉拢重用忠于我大乾的胡人部落,许以高官厚利,笼络他们为朝廷效力!”

“朝廷让忠于朝廷的胡人去打反叛的胡人!”

“我们可以坐山观虎斗,让胡人内部自相残杀!”

“届时,朝廷不需要发一兵一卒,就可坐收渔利。”

“无论他们谁胜谁败,朝廷都将立于不败之地!”

曹风的话让皇帝赵瀚也眼前一亮。

此计甚好!

如此办法,朝廷不需要兴师动众,就可以达到镇压叛乱的目的。

百官也都交头接耳,讨论起来,觉得此计可行。

他们现在看曹风的目光已经从怀疑转为了钦佩。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

曹家世代为将,这底蕴还是有的。

二皇子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曹家有此贤才,不枉自己对曹家的一番拉拢投入。

回头一定要好好笼络此子才是。

大臣们兴高采烈地讨论的时候,曹风的声音再次响起。

“此策弊端也很明显!”

曹风的话让皇帝也竖起了耳朵。

“胡人诸部虽有矛盾,可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的!”

“就怕一些部落拿了朝廷的好处,出工不出力。”

“届时朝廷怕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

皇帝此刻看向曹风的眸子里满是欣赏。

此子不仅仅诗词做的好,没有想到还有这般见识,着实难得。

不管这破敌之策是否可用。

至少比那些动辄只知道蛮干的将领强了千百倍。

皇帝继续追问。

“上策呢?”

百官也都竖起耳朵,期待曹风的上策。

“设流官,兴教化,移民戍边!”

嗯?

不是说破敌之策吗?

怎么扯到了设流官,兴教化,移民戍边上来了?

这完全牛头不对马嘴啊。

皇帝赵瀚也微微失望。

他还以为是让他惊喜的计策呢,却没有想到如此平淡无奇。

“皇上!”

“胡人屡次反叛,究其原因,那是他们与我大乾始终隔着一条心!”

“我大乾给他们好处,他们就老老实实!”

“一旦没了好处,那他们就会在各自头人的带领下,兴兵作乱!”

曹风大声道:“如若想辽州节度府长治久安,那就必须要设流官,兴教化,移民戍边!”

“辽州多胡人部落,我朝设立的辽州节度使,只不过是一个摆设而已!”

“各地官员均为胡人头目。”

“这些胡人官员表面上听我辽州节度使号令,实际上阳奉阴违。”

“说句不好听的,胡人各部头人才是辽州节度府真正的主宰!”

“他们长时间与普通胡人接触,一呼百应!”

“一旦不能顺从他们的意愿,他们就动辄起兵造反,四处掳掠。”

“朝廷一发大军,他们要么远遁藏匿,要么再次请降,反复无常,地方不宁。”

“我们不能再委任当地胡人为官,当由朝廷派遣官员直接管理普通胡人。”

“朝廷官员与普通胡人长时间接触,那胡人头领的号召力将逐渐削弱,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一呼百应……”

“其次是兴教化!”

“朝廷当选派一批人去辽州节度府开学堂,教授胡人学我官话,学我礼仪。”

“让他们认同我大乾,融入我大乾!”

“一两代人后,辽州节度府境内的胡人,将与我大乾其他州府百姓一般无二。”

“再者就是移民戍边!”

“鼓励我大乾百姓去辽州节度府定居!”

“只要我辽州节度府的内地百姓多了,胡人以后就不敢兴风作浪了!”

“要是他们再敢兴风作浪,可就地招募兵马,打得胡人落花流水!”

高明!

皇帝的眸子里也闪过了一抹异彩。

只不过这设流官,兴教化、移民戍边是百年大计,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有些瑕疵。

但是一旦做成,那辽州节度府将彻底融入大乾,不会出现屡次反叛的问题。

镇北侯曹震此刻望着侃侃而谈的儿子,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是他曹震的儿子??

纨绔这么多年,开窍了?

自己老曹家竟然出了一位富有韬略的治世之才!

难不成老祖宗显灵了!

曹震内心激动得无以复加。

皇帝也难得开口夸赞了曹风一句。

“镇北侯世子曹风,腹有韬略,不愧是将门虎子。”

此言一出,曹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皇帝都这么说了,自己的小命应该是能保住了。

曹风微微躬身。

“皇上高赞!”

“草民愧不敢当。”

他谦虚地说:“草民身为大乾子民,能为皇上分忧,乃是草民荣幸。”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