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卫氏他们走后,月月和芽芽,陶亮他们局促的来到陆桃安面前。
神态有些不安。
毕竟地皮菜是桃安发现的,知道这个东西能吃。
他们能赚到钱也都是沾陆桃安的光,现在卫氏不让他们将地皮菜拿给陆桃安去卖,心里面总觉得有点内疚。
总感觉在背着人做坏事,可是又不能不听卫氏的话。
“桃安,对不起。”月月小声的说道。
其他几小只也沉默的点点头。
月月跟芽芽比陆桃安高出一个头,但同样长得瘦瘦的跟条竹竿一样,一双眼睛也因为长得瘦而突出。
月月的眼睛细长一些,笑起来弯弯的很好看,标准的瓜子脸。
芽芽的眼睛比较圆又大,像黑葡萄似的,脸也长得圆圆的,巴掌大。看起来萌萌的像只无辜的小鹿。
陶亮因为年纪小,比陆桃安矮一个头。也同样瘦瘦的。
三个人穿着缝了又缝洗了发白的衣裳。
虽然这三个人年龄比她大,可是陆桃安的心理年龄可比他们大多了。在陆桃安心里,他们就是个小孩子,她当然不会心眼小到跟几个小孩子计较。
况且这几个人还是原主的表姐弟。
陆桃安看着这几个半大的小孩安慰道:
“没事的,你们别往心里去。虽然地皮菜是我发现的,但是之前你们也采了不少让我去卖,我也赚了些钱,等于还了我呀。
谁规定要你们一直帮我采呀。再说了,咱们现在也是一家人。你们就不要再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陆桃安说完之后,几小只这才神色和缓,没有像之前那样局促不安。
她说的是真心话,多亏了她们帮她一起采,她才能在短时间内就赚到了四两多的银子,还买了两块地。
感谢她们还来不及呢。
再说了,她现在压根也没指望一直靠地皮菜卖钱,因为地皮菜总有采完的一天。
几小只因为陆桃安没有怪他们,心里松了口气,这才背着竹篓上山去。
卫氏临走时特意交代过他们了,吃完饭立马就去采地皮菜,不要偷懒。
所以几小只,虽然觉得心里还是有点亏欠,但是也不敢耽搁,免得卫氏回来抱怨他们。
陶春花这时刚刷完锅碗端了个盆出来准备喂鸡,就发现陆桃安没有去镇上。
“桃安,你怎么没跟着一起去?”
“那个娘,我们地皮菜也没多少,我想等聚一聚过两天再去。”实际上已经被她卖给商城了。
陶春花想想也是,接着去喂鸡了。
想到昨天做的荸荠淀粉,陆桃安回了房间看有没有成功。
到了房间将盖子揭开,就发现上面的水已经没有昨天那样浑浊了。
已经变成了深褐色。
陆桃安将桶提到外面,将上面的水全部倒掉,露出底下白白的淀粉,陆桃安用手按了按,发现还挺结实的,这就证明成功了。
太好了,接下来就是把这些淀粉晒干就能用。
找来一个簸箕,将桶底下的淀粉全都挖出来放在簸箕上。
天气好的话,晒个三天应该就差不多了。
做完这些, 陆桃安提了一个桶出来,又将从村长家借的桶拿出来,准备今天还给村长家。
带了个铁锹跟陶春花打了声招呼就出门了。
走在路上, 陆桃安在心里估算了下,她昨天挖了十几斤荸荠貌似好像出了一斤左右的淀粉。
如果晒干的话,可能会更少。
可能是她昨天只找了块能用的布,没有用纱布过滤的原因,导致浪费了不少淀粉水。
看来她得找个时间去镇上买点干净的纱布回来用,而且做千层糕也需要用到一些材料什么的,比如红糖,这个时代都有。
这个时候卫氏也早就到了镇上。
陶大年跟陶二柱帮忙把装地皮菜的麻袋搬下来,跟卫氏打过招呼就走了。
卫氏有麻袋铺在地上,把地皮菜倒在上面就开始吆喝了。
看昨天陆桃安买了不少好东西回来,定价肯定很高,不然不会赚到那么多钱。
所以卫氏想着就将地皮菜定价到20文一斤来卖。
“新鲜的地皮菜,快来买哦,二十文一斤!”
结果卫氏吆喝了半天,也没人买。
不可能啊!明明陆桃安昨天一上午就把那么多的地皮菜给卖了。
怎么到她就不行了呢,难道是这些人昨天买了地皮菜,所以今天就不买了?
不行,她得加把劲,不然今天丢脸可就丢到家了。
见到一个妇人刚好路过,卫氏抓住机会,赶忙上前问到,“大姐你要地皮菜吗?新鲜的勒,刚采的。”
那妇人看也不看,直接走了。
卫氏没有气馁,逮住一个人就问。
“很好吃的,要买吗?”
连续问了几个人,全都摇摇头。
直到来了一个感兴趣的老婆婆。
卫士连忙招呼了起来。
“这个怎么卖?”
“不多不少,20文一斤!”
本来想买点来尝一尝的老婆婆一听到20文一斤立马尖叫道:“20文一斤?抢钱啊!”
有这钱,她直接去买肉吃不香吗?干嘛买这没吃过的,看起来还黑乎乎的东西。
卫氏一看人要走,连忙道:“那就15,实在不行就10文一斤卖给你吧。很好吃的,您就买点尝尝吧,保准您吃了还想吃,拿来做地皮菜蛋花汤可鲜了。”
老婆婆听完,伸出手比了个数,“你要是这个价,我就买点尝尝,还不知道好不好吃呢。”
一看到老婆婆比了个三,意思是给她三文钱一斤,卫氏差点气晕过去。
“不卖不卖!”
听到卫氏不卖,老婆婆也不停留,直接走人,小声嘀咕着。
“谁知道好不好吃,万一不好吃,钱不就白花了。”
卫氏气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如果是换做以前,三文一斤,她乐颠颠的愿意卖。
可是陆桃安那边收购价就是五文了。她在这里卖三文一斤,岂不是吃亏了?
临近中午,陶大牛已经拉了不少去镇上赶集准备回去的人了。
下午一般没人去镇上,陶大牛一般就在家里干干活,不会再出来了。
所以这时候过来问卫氏回不回去,准备把卫氏一块捎回去。
卫氏看着眼前这一大堆的地皮菜,一口拒绝。
这么多地皮菜还没卖呢,现在就回去,那哪成?那岂不是老脸都丢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