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16章

第二天,风停了,天晴了。

大队长来到了知青点,兴高采烈的对苏棠道:

“小苏,公社给你报名市里演讲大赛那事有消息了,刚才供销社姚主任电话里说,三天后让你去公社面试,问你准备的咋样了?”

“放心吧,大队长,这事早就做好准备了,麻烦你告诉姚主任一声。”

这种水平的演讲,对于苏棠来说,可以随意拿捏,但是她也不想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忙活这一阵子,不能瞎忙活,最好能为五阳市留下点什么。

思来想去,她选的选题才最终确定下来,《农学生产学大寨,吃米要吃五阳米》。

为何选这么个题材呢?

学大寨这是当时伟人提出来的,是一座高不可攀的里程碑,苏棠提这一点,就有点蹭热度的意思了。

吃米要吃五阳米,这句话才是她要表达的核心。

后世的五阳大米,那可是东北大米的代表。

五阳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有平均厚度达到两米的黑土层,非常的肥沃,稻田里只需要农家肥,就能保证土地的连续耕作,而且种出来的稻米口感极佳。

再加上三面环山的独特地形,山上的泉水都汇聚在这里,为水稻提供了足够的水源。

而全年充沛的日照和昼夜温差大的特性,让稻米内的糖分积聚的格外多,以至于在前世,五阳成为华夏大米的一张名片。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很多领导都是南方过来的,与馒头相比,他们还是怀念那口白米饭的味道。

所以,她这句吃米要吃五阳米,其实是给五阳大米做出了一句最强的广告词。

三天后,她去公社面试,所谓的面试,有点像前世的唱歌海选。

公社领导坐在前面,让参加的选手们一个一个上台演讲。

前面的选手基本都是千篇一律,万年不变的套话,甚至每年都是这批人,机械呆板的念着稿子,听得公社领导昏昏欲睡。

最后一个才轮到了苏棠,她深吸一口气,稳步走上前。

苏棠长相俊秀,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从容,与之前那些选手的局促形成鲜明对比。

“各位领导,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农学生产学大寨,吃米要吃五阳米》。”

苏棠一开口,清脆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瞬间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原本昏昏欲睡的公社领导们,也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

她先是条理清晰地阐述了学大寨精神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意义,话语间满是对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的敬仰,让在场领导频频点头。

接着,话锋一转,苏棠的声音变得更加激昂:

“但今天,我更想让大家了解我们五阳这片神奇的土地,了解我们五阳大米的独特魅力。”

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五阳肥沃的黑土地,那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藏,每一寸土地都饱含着无尽的生机。

“我们的稻田,仅用农家肥,就能年年丰收,产出的大米口感软糯香甜,那是自然的味道,是土地的馈赠。”

说到这里,她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眼前就浮现出那一片片金黄的稻田。

“三面环山,清泉汇聚,充沛的日照和巨大的昼夜温差,让五阳大米积聚了更多的糖分。”

到了最后苏棠生动而具体的画了一个大饼,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辛苦了一天的领导,能坐在饭桌上,品尝一口五阳大米煮出的米饭,那浓郁的米香,那恰到好处的软糯,一定会让您回味无穷。”

演讲结束,全场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有领导不禁交头接耳,对这个选题大讨论起来。

领导就是领导,他们的智慧永远不要小视,他们一听就知道这个选题的厉害之处,仿佛看到了自己升迁的希望。

最后公社书记做了最后点评,

“我认为,赵家屯苏棠同志的《农学生产学大寨,吃米要吃五阳米》非常好,既阐明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又与时俱进的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同志们,我们的担子还是很重呀,但是有一点,我建议苏棠同志改一改,就是在最后领导坐在饭桌上的这一段,咱得改一下,改成科学家。

大家想呀,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他们才是最用脑的人,咱们这么香的大米,理应让他们先吃嘛!”

苏棠一听,立马拍马屁道:

“还是领导高瞻远瞩,伟人曾说过,在华夏尖端科技的研发上,全国要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这是保证华夏不受欺负的保障。所以您提的意见,正是契合了伟人的提议,我是完全的赞同并虚心的接受的。”

公社书记被这姑娘真诚又认真的态度逗笑了。

不出所料,一周后,在市里的总决赛中,苏棠正是凭借着《农学生产学大寨,吃米要吃五阳米》获得全市第一名。

站在前世的角度来看,她这个选题一般般,但是站在1974年来看,这个选择太好了,当然全靠对手衬托。

市里领导也不傻,这可是为全市大米做的广告。

作为地方父母官,不但要让苏棠拿第一,还要集中所有力量宣传这次的大赛第一名。

只要五阳大米出名了,领导们每天吃着五阳大米的时候,他们能不想起自己嘛!

当然苏棠对这个结果倒没太在意,反正自己要的500块钱又不给。

其他的就不重要了。

这天,她跟着知青大部队去砍柴了,回来的时候,在打谷场上,发现一群人围着一辆拖拉机。

众人见苏棠回来,忙给她让开一条道。

姚主任见到苏棠后,也是激动不已,

“小苏同志,你果然没让我失望呀,在全市的比赛中拔得头筹,给我们向阳供销社争脸了,我这次是来是兑现诺言来了。”

然后转头对大队长孙奉传道:

“老孙呀,你们屯可是来了一个宝贝呀,当初我答应了小苏,如果能拿到全市前三,就帮我她在我们供销社解决一个编制,你猜她怎么说的?”

大队长听后也是一脸错愕,“还有这回事,她不会拒绝了吧。”

“可不,她说咱赵家屯的百姓太苦了,她愿意放弃编制,给咱屯申请一辆拖拉机,我答应她了,这辆拖拉机是你们屯的了。”

姚主任这话编的,让苏棠一愣一愣的,不过她喜欢。

村民们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后爆发出一阵欢呼。

拖拉机,对于赵家屯来说,那可是个稀罕物,柱子开的那辆隔三差五的坏,经常耽误事。

如果有辆新拖拉机,意味着今后繁重的农活能轻松不少。

“小苏,你可真是咱屯的大恩人呐!”

一位大爷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眼眶也微微泛红。

“是啊,有了这拖拉机,种地、拉货都方便多了,咱屯子可有盼头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对苏棠满是感激与夸赞。

大队长孙奉传看着苏棠,眼中满是敬佩与懊悔:

“小苏,你这孩子,心里装的全是咱屯的老百姓。”

苏棠似乎看出大队长的那份懊悔,意思是,“你这孩子,你不要这个工作给我家秀娟也行,你不知道,供销社可是咱向阳公社最好的工作吗?

你这说让就让了,哎。”

苏棠笑着摆摆手:

“大队长,我要这个工作,只是方便了我一个人,但是这拖拉机却让咱整个屯的人轻快不少,要你,你会怎么选择?”

这番大义凛然的话,让大队长既惭愧又佩服。

姚主任看着热闹的场景,也忍不住感叹:

“小苏,你看这是什么?”

姚主任从拖拉机的车斗里搬下一辆女士斜跨自行车来,

“这是咱们供销社对你的额外奖励。”

姚主任笑着说道,“你为咱公社争了光,这辆自行车就当是给你的一点小鼓励。”

村民们的目光也被这辆自行车吸引过来,纷纷发出惊叹声。

“这自行车可真漂亮!”

“小苏你是有本事的人,骑这么好的自行车当之无愧。”

苏棠接过自行车,轻轻抚摸着车把,说道:

“姚主任,太感谢您了!这自行车对我来说太有用了。”

当然苏棠有自己的打算,有了这辆自行车,以后再去公社,就方便多了。

以前两三四个小时,现在骑着自行车,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就能到公社。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