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11章

沈静宜立刻帮腔说:“说到这个,我现在班上就有两个同学是持有蓝印户口,能参加中考,考到我们学校的。

我们班主任就说,期末开家长会的时候,还说那两个家长特别有魄力,为了孩子,一口气拿出二十几万来买房子。

班主任说,那两个同学的成绩,回老家最多只能考上普通本科,留在这里高考,考个本市的重点大学是没问题的。”

摊主夫妻看着有些心动了。

男摊主问:“二十几万买的吗?在哪里?”

沈静宜当然不知道在哪里,她在班里是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人。

乔雪抢先说:“二十几万是几年前的价格了,现在至少涨十万了。”

女摊主惊呼:“涨了那么多啊……会不会冲到高点,又降了呢?好多人说,今年下半年,房价会降。”

乔雪说:“房地产市场有一个规律,金九银十。说上半年降价,还有点可信度,下半年绝无可能。”

沈静宜觉得,她只需要附和乔雪就行,她连忙点头说:“对,我们班同学的家长,不少人都觉得现在买房子很合适。

乔雪继续说:“我的同桌的家长,就是给房地产公司盖楼的。以前工资不能按时结算,这两年,不仅按时结算,还有不错的奖金,从这一点看,房价是绝对不会降价,只会涨价。”

女摊主又说:“也不知道上哪里能买到合适的房子……”

乔雪说:“我班主任的亲戚,在房地产公司上班,阿姨你们什么时候有空,我可以带你们去看看。让她给点优惠。”

女摊主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被男摊主打断,话题又给岔开了。

乔雪也不着急,毕竟人这辈子买过最贵的商品,大概就是房子,谨慎一点很正常。

不过乔雪还是忍不住在心里感慨一句——某个阶段,太过于理智的男人,是家庭暴富路上的绊脚石。

下午,等最热的时间过去,女摊主才让乔雪和沈静宜换上另外一套衣服去商场门口引流。

一天的工作结束,发工资的时候,男摊主问:“今天还是要十块面额的吗?”

乔雪说:“叔叔,今天要一百面额的。”

昨天干了小半天的活,工资是一人两百。

今天干了一整天的活,沈静宜本以为是一人四百。

但是实际拿到手是一人六百,并且今天穿在她们身上的两套衣服都能带回去。

走的时候,沈静宜几乎是拉着乔雪快步跑的,乔雪以为沈静宜是担心有小偷,就随了她。

可是都已经远离九曲服装城,她还没有停的意思,乔雪只能拉住她,小声说:“静宜姐,歇会,别跑了。”

沈静宜大口喘气,脸有些红,她说:“雪,老板是不是算错钱了,多给了我们两百?

哎!我真的是……我丢人了,我以为跑了,老板就不会想起这个茬了……”

两天的时间,赚了六百块,一个学期的学费是五百,她们已经把一个学期的学费赚回来了。

沈静宜突然看向乔雪,“我怎么变得那么无耻,怪不得人家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我……我们去把多的钱还给老板吧。”

乔雪按住沈静宜,说:“静宜姐,不许你这样说自己,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你轻视了自己的劳动力。

你要是知道因为我们帮忙,老板一天的盈利多了一万,这还是扣除了给我们的工资,你就不会觉得自己多拿了。

当然,我们也确实应该感激老板夫妻俩是厚道人。”

上辈子,女摊主住院的时候,隔壁床有个病人,子女都不在身边,一个人住院,女摊主还让孩子给她送饭的时候,给隔壁床也带一份。

确实是个厚道人,这也是乔雪为什么要找她合作的原因。

听到乔雪这样说,沈静宜脸上泛起的不自然潮红,也终于褪下,不过她还是有些别扭地说:“我觉得刚才那一瞬间的自己,有点贪心。以后不能再这样了……”

乔雪看着沈静宜的眼睛,认真地说:“静宜姐,你不能这样,总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贪心有错吗?谁不想过好的生活啊,不偷不抢,也没坏心眼地去怂恿别人干坏事。”

沈静宜也看着乔雪,几秒钟后,她说:“雪,我觉得你这两天变化好大。现在你看着是姐姐,我是需要你推着才能往前走的妹妹。”

乔雪说:“哪有,你还是姐姐。既然今天又赚到工资了,姐姐要请妹妹吃饭吧。”

“必须的!走,我请你吃饭。对了,雪,你说老板会买房吗?”

“会的!”

乔雪看到老板夫妻俩的钱包里都放着孩子的照片,可想而知,他们是深爱孩子的父母。

为了孩子,付出再多,他们都愿意。

只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想通。

乔雪她们去快餐店的时候,九曲路服装市场的老板夫妻俩也刚刚把今天的营业额点了两遍,满脸喜色。

这时,女摊主看到女儿带着儿子来了。

看到他们,女摊主还挺奇怪,问女儿说:“玲玲,你不是跟同学出去玩了吗?”

女儿闷闷地说:“大热的天,不想出去。”

之后,儿子小声地跟妈妈说:“姐姐那些同学,好像不乐意带她去玩。”

为了安慰女儿,关店后,一家四口去了肯德基。

看到女儿吃到喜欢的鸡翅和汉堡,依然闷闷的,女摊主又问:“玲玲,你跟妈妈说,是不是跟同学闹矛盾了?”

女儿一开始不说话,过了几秒钟,突然哭了,她抽泣着说:“她们说,我是外地人,还有一个学期就回老家了,还死皮赖脸跟她们玩。还说我回老家后,跟她们都没交集了,我黏着她们,是在浪费她们的时间。”

听到这话,父母心如刀割。

晚上,在出租房里,儿女睡后,女摊主对丈夫说:“要不,我们就买房吧,孩子能留在这里读书,房子亏几万块,咱们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就当是给孩子买下中考和高考的资格。”

丈夫却还是犹豫,说:“万一后面政策又变了呢,不让蓝印户口中考呢?”

“不能吧?政策怎么还能变?”

“有什么不能的!当初,咱们乡下,集体责任制,还不是变成个人承包制。还有城里那些国企铁饭碗,现在也不铁了。”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