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17章

今天的工作结束,乔雪和沈静宜的工资依然是一人六百。

虽然这已经是第三天赚钱了,沈静宜依然觉得不真实,跟做梦一样。

三天赚1400块!

“雪,我上次听到外面班主任说,她一个月工资拿到手是两千三百多,这还是因为她有高级职称。

我们一个星期,就能赚到老师一个月的工资。

你快告诉我,我真的不是在做梦吧?”

乔雪很配合地掐了一下沈静宜的脸颊,“疼不疼?”

“疼~”

“所以你没做梦啦,静宜姐,相信我,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对了,陆姨回来没有?”

沈静宜露出一丝愁容,“我妈说,有点事情耽误了,她还要过几天才能回来。”

上辈子,陆姨应该也像这样,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几天,但是具体是什么事情,她也不知道。

那时候的她,中暑后依然强撑着发传单。

后来还是蒋玉兰怕她出事,不让她干了。

“静宜姐,你放心,陆姨会平安回来的。这几天,咱们就专心赚钱,等陆姨回来,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现在她们俩赚到的不仅仅是1400块钱,还有四套衣服。

吃完饭后,乔雪提议:“静宜姐,我们去再去买双鞋子吧。”

沈静宜下意识想说她不用买,但是低头看到那双已经补过三次的球鞋又脱胶了,再看乔雪的,比她的还破,便点头说:“好。”

这个时候,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山寨鞋,大量仿制国际知名品牌的运动鞋,价格低廉,外观与正品相似。

乔雪挑了一双米白色的运动鞋,试了试,合脚,走起来也舒服。

不是她不尊重知识产权,主要是现在她的购买力就是如此。

看到沈静宜犹豫,乔雪就把一双鞋放在她面前,压着她试。

“静宜姐,下个学期我们就高三了。穿一双合适的鞋子,不磨脚,也算是对学习有所帮助。”

似乎很有道理,上个学期,她就是因为鞋子不好,上体育课的时候崴了脚,难受了半个月。于是,沈静宜也花了五十块买了一双运动鞋。

在乔雪一口一个小姐姐的攻势下,年轻的女老板还分别送了她们两双袜子。

乔雪当场就把新鞋换上,把那双破鞋扔进垃圾桶。

回到小卖部,老板一眼就看到乔雪脚上的新鞋,他说:“打什么工这么赚钱,耐克都穿上了。”

乔雪说:“莆田耐克,你要不要来一双,我批发卖给你。”

“没兴趣!还是我的布鞋舒服。”

“你不用担心啦,我这两天在九曲路服装城给老板做客源引流,老板一天赚五位数,给我一点提成,已经把高中最后一年的学费赚回来了。还有,我跟房产公司的销售人员合作,给他们拉客户,佣金分我一半。”

老板用手里的蒲扇拍了一下乔雪的脑袋,“你这是走的什么极端呀?以前半天不说一句话,现在叽里呱啦说一堆。

而且这种事情能随便告诉别人的吗?

要是遇到居心不良的人,转手就把你刚赚到的钱给骗走了。”

乔雪理直气壮:“我现在想换一种活法,这都不行吗?

再说了,你又不是外人。”

老板张着嘴巴,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

恰好这时,有人来买烟。

老板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去招呼客人。

乔雪也自己从货架上拿了一包方便面和两根火腿肠,然后把商品的钱加房费一起放在柜台上,“钱放这了,这次我可没有没付钱就开始吃。”

乔雪打算回房间之后看一看高中的课本,毕竟她是要实打实参加明年的高考。

按照以前的经验,超过10点不睡觉,她就必须要跟饥饿作斗争。

在乔家的厨房里打地铺的时候,她不能开冰箱,只能喝生水。

那个时候,她会幻想自己吃的是泡面,配两根火腿肠的豪华版泡面。

现在,她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毫不费力地实现梦想。

这种感觉真好。

高中所有的书和教辅都在那个书包里,乔雪把书包从柜子里拿出来的时候,可能是力度不对,书包裂了个口子。

她用力一提,口子变得更大了,书全部从里面掉出来。

这个用了五年的书包,彻底报废了。

乔雪把书捡起来,放在旁边的桌子上。

本来这个房间是没有这张桌子的,昨天回来的时候,她就看到了。

肯定是老板知道她要在这里住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在做卫生的阿姨开门的时候,把这张桌子搬进来。

乔雪最先翻的是数学书,翻了一个单元的内容,她很快就找回了熟悉的感觉。

上辈子,她在医学院读博的时候都还在给中学生做家教赚钱,所以高中知识距离她来说,也不算太遥远。

她读书的时候,拥有高度的自控力、逻辑推理能力。注意力集中和图片宫殿式记忆模式,几乎都是天生的,没人教过。

图片式记忆,闭上眼睛这页书复印在脑子里,需要的时候,就从大脑的某个盒子里取出来这页书,按照记忆里的图片读,就可以背出来了。

现在,她要做的,似乎只需要重新把课本的知识再“录入”,很快就能存取自如。

把高三上册的内容看完,正好十点,她也饿了。

端着豪华版泡面,站在窗户边往外看,星空点点。

一口接一口热气腾腾的泡面,不仅安抚了她的胃,也安抚了她不幸的童年、少年。

一年后,她再一次参加高考,她还要报医学院吗?

其实,上辈子的她,并没有填志愿的自由。

她之所以学医,是因为她刚参加完高考,陈丽芳体检查出来长了一个瘤子。

手术后发现,是良性。

正是因为这次住院的经历,让陈丽芳明白,哪怕他们夫妻俩都在医院工作,生病的时候想要获得更好的资源,也没门。

隔壁病床的病友,是从外地来的,就因为她儿子是医学博士,竟然能把导师找来给亲妈做手术。

人到中年,就奔着老年去了,以后跟医院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

于是,陈丽芳让乔雪的志愿全部都报医学院。

至于学费和本硕博连读需要耗费多少时间,都不在陈丽芳的考虑范围内,她只要自己老了之后,有优先选择好医生的权利。

当然,陈丽芳这些算盘,乔雪也是在死后听到他们一家说的那些话,才知道的。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