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7章

在家的杨家人,还没从张细妹刚才感情充沛的演绎中缓过神来。

老大从地里回来后,见村里人围在门口,想去拉张细妹,却被女儿杨阿曼拉住了,“爸,阿奶说我们在屋里听着就好了,别出去,否则她饶不了我们。”

老大和老大媳妇一听,反正也是老四的事,他们出去也解决不了什么。

相信在众目睽睽下,老四也不敢有什么动作。

真有什么,他们也可以第一时间冲出去。

从张细妹莫名其妙地哭喊,到最后老四签下字据,整件事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

但是又好像是情理之中。

脑容量有些不够用的杨家老大,索性就不想了,听妈的话,准没错。

只有杨阿曼躲在一个隐秘的角落,从头到尾看着张细妹的表演。

这老人家好像跟记忆中的不一样了,不仅疼她,还更有趣了。

刘秋心倒没想那么多,想着婆婆刚才交代的事,看着锅里滚着的骨头汤,真正意义上的骨头汤。

她有些拿不定主意,真得要给老四吃吗?

但一想到张细妹刚才的耳提面的样子,还是咬咬牙,煮了一碗,她还放了个鸡蛋,洒了些葱花。

“老四,饿了吧,你先吃吧。”

“大嫂,怎么只有一碗,如霜也没吃。”

杨志勇理所当然地接过,端给了袁如霜。

他习惯性有好的东西先给袁如霜,这也是袁如霜看中的,杨志勇不仅是大学生长得好,有稳定工作,还有海城户口。

如果不是她惯会将自己美好一面呈现出去,杨志勇也不会沦陷得又快又深。

但是这人最致命的就是拖后腿的一窝农村家人。

虽然她家也是农村,但是家里人可跟农村人不一样。

刘秋心讪笑了一下,“老四,妈只让煮一碗,要不你们分着吃吧。”

说着迅速撤离。

这城里人,她可伺候不来。

“我不吃,就一个鸡蛋,谁家这么对还没入门的儿媳妇的?而且你妈竟然逼你签字据,你这傻子也竟然签了!”

“如霜,你别生气。我妈一向是刀子嘴豆腐心,只要你跟她示弱,她恨不得将心掏出来。

你也知道,我家里供我读大学不容易,这出来工作了一分钱没往家里拿,就说要结婚。

你还这么刚的态度,我妈能不生气吗?

等她从镇上办完事回来,我再好好跟她说说,你态度也软些。

到时候,不仅我的存折,就是家里所有的钱,我妈都会拿出来给我的。她对我一向如此。”

杨志勇如今对袁如霜还是热恋期,虽然对袁如霜拿钱回家有些不满,但是他相信结婚后,俩人都会将全部心思放在小家里了。

袁如霜一听到时候张细妹会给钱,将刚才的怒气也忍了下来。

拿过面,吃了起来,虽然挺香的,但总觉得有一股怪味。

农村人就是不爱干净,吃了几口,她就没胃口了。

将碗推了过去,杨志勇也不嫌弃,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当刘秋心看着光了的碗,有些反胃,但又压了下去。可不能将鸡肉吐出来,浪费。

马不停蹄跑到镇上的张细妹,见信用社的门还开着,总算松了一口气。

将杨志勇存折里的钱全取了出来,存在自己户名下的存折。

儿子啥的都没有钱靠得住。

满意地看着存折里的数字,又往杨志勇那本清零的存折看了看,这小子每个月将近一百五的工资,一半有七十块。

还好她聪明,没写每个月给多少,以后的工资不知会长多少倍,如果还是每个月给七十块,想喝西北风都找不到方向。

看了看时间,到村里的最后一班车还要等半个小时。

便找了镇上的一家馄饨店点了一碗馄饨,一块钱,一大碗。

个个皮薄馅多,浓郁的汤上面飘过青翠的葱花,看着食欲大开。

以前别说这一块钱的馄饨,就是一块钱的药,张细妹都舍不得吃。

家里有点好的,都紧着给孩子们,尤其是老四。

长年累月地付出,让这些狗崽子都以为是理所当然了。

好像她生来就是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

哪一个不是对丈母娘好过对她这个妈的,就老四的那个丈母娘,别说生病了,就是有个头疼脑热的,老四两口子恨不得将医院所有的检查都做一遍。

她身子难受了,就别说矫情,忍忍就过去了。

但凡要带娃出力干活的都是她这个亲妈这个婆婆上,名曰孩子是老杨家的。

就算是老杨家的,又不是跟她姓张,凭什么她要出钱出力。

还有那个成天和稀泥的老杨,张细妹也是满肚子的怨气。

想到这些,张细妹咬馄饨的力气更重了。

犯不着为了这些无关紧要的人生气,更不能为他们吃不下饭。

将一大碗的热馄饨下肚,张细妹的全身仿佛充满了力气。

踏上回家的车,热血满满地回去战斗了。

而这时的杨家也到了饭点。

只是大家没敢开饭,虽然之前张细妹说不用等她吃饭。

但是刘秋心可不敢真得不等。

况且她下午吃了那么多鸡肉,还不那么饿。

天色渐晚。

在村里开小卖铺的杨建国一瘸一瘸地往家里走着。

还未到家,就见车上下来一个熟悉的身影。

定眼一看,原来是他老伴张细妹。

今天他家闹起来的时候,就有人来店铺跟他说了。

但是他依然没有回去看一眼。

他这个老伴什么都好,就是太偏老四了。虽然他之前也说过,但张细妹听不进去。

在这个家,他亏欠最多的人就是张细妹。当初他去了部队,家里的老人是张细妹送的终,孩子是张细妹一个人拉扯大的。

等他要归家的时候,腿又受伤,成了瘸子。

如今靠着部队的补贴金,还有政府给安排的一个小店铺,维持着生计。

大大小小的事,他都听张细妹的。

至于今天张细妹跟老四的事,他实在不想参与,反正每次都是张细妹妥协的,就如当初不让老三读高中,而让成绩不好的老四读。

不过,怎么这老伴看他的眼神有些凶了呢。

杨建国这么一想,他的脚更瘸了。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