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过后,朱崇山作为厂书记亲自带着王寿年前往会议室,后勤主任李怀德则争取到带着刘光启去人事科报到的机会。
对此,其他几人恨得牙痒痒。
一路上,李怀德一张老脸笑的像蔫了吧唧的秋菊,虽然还在绽放但是并不好看。
他不停给刘光启介绍着轧钢厂里的情况,就连几个厕所都介绍的明明白白,如果不是时间不够只怕能详细说到里面有多少坑位。
其热情程度,让刘光启直呼受不了。
好在,两人很快来到人事科。
人事科科长范顺明见李怀德过来,赶紧笑着上前迎接。
“主任,您怎么来了?有事招呼一声我不就过去了,还劳烦您亲自跑一趟。”
“不用了,我这次过来是带光启兄弟报到,一会我们还得去房管科,没时间歇脚。”
李怀德这声“兄弟”叫的极为自然,丝毫没有考虑到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
范顺明摸不准刘光启来历,但是有李怀德陪着也不敢怠慢,笑着要过毕业证明等材料就亲自上手办理,手脚非常麻利。
“光启兄弟,范科长业务熟练,办事效率高,咱们稍等一会就办好了。”
“一会咱们再去房管科安排下住房,我已经让人提前打过招呼了。”
李怀德人老成精,片刻也不冷场。
难怪他以后的仕途会一帆风顺,即便是在起风的那十年也混的风生水起,做下一番成就。
刘光启自然得承这个人情,主动感谢道:
“李主任,真是多谢您,不是您帮忙我一时半会还真摸不着头脑。”
“哪里哪里,你是大学生,理应我亲自接待,符合规矩!”
李怀德大手一挥,十分豪迈,继续道:
“光启兄弟,进了轧钢厂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厂里厂外有事你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做的一定帮忙,千万别客气。”
“成,那就谢谢您了,以后少不了麻烦您。”
“没事,我就喜欢自家兄弟麻烦我!”
说话的功夫,范顺明来到两人面前,表情还略带一丝纠结。
“领导,光启同志的工作岗位和级别评定,您看……”
李怀德面色一板,猛的严肃起来,大声道:
“范科长,光启兄弟可不是一般大学生,那是上头都重视的,我认为可以存在特殊情况,你认为呢?”
“振聋发聩啊领导,您一句话就点醒了迷茫的我,避免我走上错误的道路。”
范顺明表情夸张,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难怪能坐到人事科长这个位置。
思虑片刻,他试探道:
“领导,光启同志工作岗位定在技术科,级别定为十三级……”
“嗯?”
李怀德眉头一皱,眼神有些微妙。
“那十……十二级?”
这次,李怀德没有回话,但是眉头已经舒展开。
范顺明见状,忐忑的内心终于安稳,确定道:
“那就这么定下了,光启同志工作岗位定在技术科,级别定为十二级技术员,月工资62元。”
刘光启有些不好意思,扭头看向李怀德,主动说道:
“李主任,这样是不是不合适啊,咱们还是按照规矩来吧,省得外人说闲话。”
“光启兄弟,你刚来我们厂还不知道厂里的传统,对待人才我们一贯是破例任命、破格提拔。”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你的专业对口又是厂里急需的人才,适用于人才管理办法里的特殊情况,级别评定这一块厂里有话语权,你放心就是了,符合规矩。”
说着,李怀德给范顺明递上一个眼神,意思赶紧去办。
一旁的办事员听到这些不要脸的话,低着头猛翻白眼。
什么破例任命、破格提拔,都特么是狗屁,明明是看人任命、看人提拔。
还大言不惭的说符合规矩,符合你奶奶个腿的规矩。
办理完入职,李怀德紧接着带领刘光启前往房管科。
路上,他又开始稳定发挥。
“光启兄弟,说实话,以你的才华定十二级技术员确实委屈你了,但是破例也有范畴,老哥已经把特殊情况做到顶格,剩下就只能从其他地方再给你找补找补。”
“你十二级技术员工资是62块钱,我再给你申请一个特殊人才补贴10块钱,这样就是72块钱,工资基本和十一级技术员持平。”
“至于票据和生活物资这一块你就更不用担心,除了那些大件和缩量供应的物资外,其他有需要的直接来找我,我给你开个条你到物资科去领就行,剩下事情我来处理。”
李怀德说话极为硬气,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广开绿灯,反正是公家的,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刘光启心里明白这些大多是客套话,嘴上再次感谢一番,心里却没当一回事。
来到房管科,科长赵建峰早已等候多时。
“李主任,您来了!”
“我让你留的团结楼宿舍留好了吗?”
“留好了,空间大、采光好,就等着您来呢!”
李怀德满意的点点头,扭头对一旁的刘光启说道:
“光启兄弟,团结楼宿舍可是除了毛熊专家楼以外最好的宿舍,住在那里上班、生活都方便,厂里多少人想申请都申请不上。”
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有些邀功的意思。
刘光启笑了笑,上一世他在团结楼住了十几年的时间,哪能不知道里面具体情况。
其实,团结楼就是筒子楼,因形状像筒子一样而著名。
中间是长长的走廊,两边分布着大大小小许多房间,厕所和厨房是公用的,居住密度非常大。
优势是集中供水、供电,有些还能集中供暖,正是因为这些再加上这个年代楼房的“特殊性”,所以很多人都以住上楼房为荣。
有优势自然也有劣势,筒子楼有三大缺点。
一是隔音效果差,稍微有点动静隔壁就能听见,有时候动静大了传遍整层楼,想干点不可描述的事都得绷着神经,生怕闹出声音惹人嘲笑;
二是通风条件差,因为人员密集、通风口又少,导致空气流通不畅,楼道和厕所的味道久久不散。
尤其是厕所,如果赶上停水,一夜过后里面的味道都能“辣眼睛”,毒的一批。
三是厨房和厕所是公用的,排队情况经常发生,耽误时间不说还影响心情,更甭提隐私性。
总之,对刘光启来说,筒子楼体验感并不好,甚至还不如住在改建后的四合院舒服。
当然,最关键的是他想住的离爹娘近些,好好尽一尽上一世未尽到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