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17章

省城南郊有一家全国最大的养鸡厂,早年是为了给空军提供鸡腿和鸡胸肉的,后来,开始面向全国,一只鸡,分得特别细。

只鸡腿、鸡翅、鸡胸肉、心、肝、胃拆来了卖,就比白条鸡价高了。

剩下的鸡头鸡脖子鸡爪子和鸡架,纯粹就是半买半送的往外销,消耗生产垃圾似的,厂里员工都免费吃,都吃得不爱吃了。

主要这些个东西,没啥肉,除了炖汤,别的做法得放油,油太少不好吃。鸡油鸡皮可是好东西,不免费呀。

拿回家自己做还得费油,不如吃食堂。

这些事儿还是林昭去买香料时遇到一个养鸡场子弟出身的回城知青,那叫刘春梅的姐姐有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也是买香料,想用鸡架熬鸡汤做鸡汤面条卖。

林昭跟刘春梅聊起来才知道,这年月儿居然省城已经有那么大型的养鸡场,还不是卖白条鸡,而是分割后细分的鸡肉鸡杂。

上辈子开杂货铺的时候,也是卖袋装的鸡货的,那都是两千年之后的事情了,真不知道省城这么早就有这玩意。

也正是因着知道了这个大消息,她临时增回了项目,后世有一个很常见的小食,鸡汤豆腐串,就是用鸡架熬的汤。有人还放鸡油,讲究一点的加两根大骨头。

杂货铺隔着巷道的前排邻居就是一家烧烤店,常年都卖鸡汤豆腐串的,从最早的一毛钱十串,到后来十块钱一碗,也就不到二十串。一直畅销,经久不衰。

刘春梅还说了,如果林昭想买鸡架鸡杂,她有办法弄出来不要票的货,鸡架一分钱一副,带脖鸡头三分钱一斤,鸡爪子二分钱一斤。

别的想要,少来少去的也能弄到,就是贵一点儿。

这会儿的鸡还不是十年之后常见的白羽肉食鸡,就是一般的土鸡,生长时间长,肉也更硬,特别是鸡爪,没有肉,不好啃,才不值钱。

这些消息对林昭来说太重要了。

卤好了,肯定不愁卖的。成本够低,怎么也是肉,咋可能不好卖。

而且,再过上二十年,鸡架可是名小吃,做法数不清。

这机会,不能错过。

所以,林昭当场就跟刘春梅互换了联系方式,定好五天后,去养鸡场找刘春梅拿货,直接跟她定了两百个鸡架,一百斤带脖鸡头,一百斤鸡爪。

七块钱的货,先给了两块的定金。

这年头儿没那么些骗子的。

但是假的,也就是两块钱的事儿,当吃个教训了。

敢定那么些,也是天气冷,又坏不了,年前如果卖得好,肯定剩不下。

买香料也是做样子,包括锅碗瓢盆那些,都是做样子,出来买了,带回去的,却是两倍,从杂货铺里要拿一半出来的。

拿了东西用,林昭才发现,杂货铺的东西会自动补货,根本不减少。

但也不敢放开了用。

少来少去的掺在一起可能没人注意,可像王奶奶那样眼明心亮的人,稍有一点不正常,她就能看得出来,到时怎么解释?

她家可就在部队大院对面,地方多敏感。有任何异常都会被特别关注的,冒那么大风险只为拿点东西出来用,不值当。

又不是没本钱,何必担风险呢。

最重要的,在白奶奶家住了几天,每天跟着白奶奶干活儿,陪着她一起卖茶叶蛋,迎来送往的,她也看出来了,当兵的都对老太太特别尊敬,那天政委来的时候,对待老太太也不一般。

老太太身后肯定还有别的背景。

就说在这样的人面前耍大刀?

她不是找死嘛!

原本在老太太家干活儿,包吃住没问题,这不是自己要做生意了嘛,得用人家的锅,得烧柴烧煤的,不能还用人家的。

林昭手里没有票,想了想,既然政委说了有困难可以找组织,那就找呗。

也没直接找政委,林昭找了那天带她去招待所的勤务兵小张,把困难跟人家一说,小张没让她等多久,也就是十来分钟吧,带她去后勤找了一个姓毛的干事,俩人又找了辆货车,给她送了两吨煤到白奶奶的院子。

得亏院子大,要不然四千斤的煤,再加上老太太原本存着的,挺占地方呢。

做为感谢,林昭请小张毛干事和司机吃了一顿饭,主菜就是打算要卖的卤货和鸡汤豆腐串。

“好吃,林同志店啥时候开,我肯定来捧场。太好吃了。”

毛干事吃的一头汗,嘴上不停,不忘抽空夸林昭。

小张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啃着卤鸡架,问呢,“林姐,你这鸡货是从养鸡场进的吗?”

养鸡场是军区的供肉单位,他当然是知道的。

林昭美滋滋的应,“嗯呢,我买香料的时候遇到一个知青大姐,正好是养鸡场的子弟,有法子能弄到不要票的货,我原来想着做卤菜卤猪肉,还愁上哪进货,我手里没票嘛。这可是让我赶上了,还卤啥猪肉啊,有啥整啥呗。”

说完了才想起来似的,抬手做拜拜状,“这事儿可得帮我保密啊,不用票的事可不能说出,别把那大姐给坑了。”

毛干事一摆手,无所谓的道,“这没啥。谁家票都不宽裕,现在又鼓励自谋生路做小买卖,要是都用票,那啥也干不成了。私下里都是想法子以货换货,正常,都理解,对不对。”

小张和司机俩人就点头,认可。

那就行。

过后等把人送走,老太太笑得点林昭,“滑头。”

这是说笑间就把她的进货来处和她自己的难处都说出来了。

在知道她没有票,啥啥都不好弄来的情况,还在政委的关照,就说这后勤的毛干事,以后有机会,得不得照顾照顾?

都不用别的,人家不是说了,以货换货不算毛病嘛。

那用她的卤货,换一些米面油调味料,甚至是以后勤的名义跟鸡场那边儿要些边角料,能不能?必须得能啊。鸡场的领导得多不会办事儿,用些边角料就能拉近关系的事儿都不会办?

而且肯定是一分钱一分货。

从哪里找,都合理合规。

这么一来,林昭的货源又多一个渠道,不怕被刘春梅拿捏住,再一个,有部队这个中间人,也是给她自己多了重保障。

林昭只嘿嘿的笑,“奶,这是我悟性好,跟在您老身边儿几天,有你的点拨,我开窍快。”

老太太就笑,这孩子,是灵。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