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14章

一句话让赵寡妇脸色微变,忍不住抬高音量,“老姐姐,我知道你心善,你家老三媳妇儿是不是因为分家出去了就不把你放在眼里了。”

“这儿媳妇儿还是要乖巧听话的才好,虽说叶秋长得是好看,方圆几里有名的漂亮,但是漂亮也不能当饭吃。”

“我只不过说了几句话她就给我打出来,以后你年纪大了,她要是不伺候你了,你不就完了吗。”

赵寡妇推心置腹的跟赵孟兰交心,赵孟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句话都没听进去,反而还觉得赵寡妇在咒她。

什么叫年纪大了就完了?儿媳妇儿又不是亲闺女,人家不伺候也是应该的,不然她生这么多儿子干啥,以后不给自己养老还不如生块腊肉叉烧。

赵孟兰从来没觉得儿媳妇儿必须要孝顺她,人家有自己的亲爹妈,孝顺她一个婆婆干什么,反而儿子要是不孝顺,她才更生气。

见赵寡妇还侃侃而谈,赵孟兰也不想跟她多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川子媳妇脾气是不太好,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苍蝇还不叮无缝的蛋嘞,这事我也管不了。”

“唉,唉——老姐姐,你听我说。”赵寡妇在身后挽留,赵孟兰头也不回的走了,顺手把陆家的大门都合上了。

没有借到衣裳还挨了一顿打,赵寡妇气得跳脚,心里的郁气没地方发泄,转头就骂自己闺女,“就你眼光高,供销社的布都相不中,非要叶秋身上的衣裳。”

陆小环让她妈说了一顿更冤枉哪个,明明是她妈不愿意给自己买新布,现在反而说自己眼光高,看不上供销社的布。

“我眼光高,那行,没有新衣裳这婚我还真不结了。”陆小环抹了把眼泪,转头就走。

赵孟兰过了几天把这件事说给叶秋听的时候,从叶秋嘴里得知赵寡妇的心思,赞同的点头,“对,绝对不能借,借出去想拿回来就难了。”

救急可以,救穷不行,赵寡妇这些年的积蓄赵孟兰就不相信她连个布都买不起,不就是想占人便宜嘛。

“妈,你有什么想买的不,我明天还要再去一趟县城。”

赵孟兰抬了抬眼,话都到嘴边了还是没说出来,“家里油快没了,你帮着买点吧。”还回家拿了张块到期的油票递给叶秋。

临出门前,赵孟兰还看见大儿媳妇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自己手里的票,她冷笑一声,“咋,没见过油票?”

“妈,瞧你这话说的,老三家花钱是不是太快了,咱们一家子人呢,天杰前两天还嚷嚷着想吃零嘴,我都没给他买。”

婆婆不亲自己的孙子,倒是去亲老三家的,从古至今没有这个道理,儿媳妇哪能越过孙子去?

“少给跟我阴阳怪气,天杰你不让我操心,小肚鸡肠就知道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这是让川子媳妇儿帮忙带的油,家里油罐子早就见底了。”

庄美凤咧着大嘴,“都是一家人,咋还这么见外。”

“滚一边去。”赵孟兰白眼的骂了一句。

还一家人,之前让叶秋还粮食的时候咋不说是一家人了?赵孟兰觉得庄美凤的脸皮比墙皮还厚。

叶秋拿上油票去了县城供销社,杜春玉见到叶秋赶紧上前招呼,“姐,你来了。”

“帮我打二两油,再要点瓜子花生。”叶秋从口袋里拿出钱票杜春玉却没收。

“姐,你跟我客气什么,上次你带的沪市奶糖还有吗?”

“有啊。”要其他的叶秋或许没有,糖果多的是,什么牌子的都有。

“我过两天要定亲了,能不能卖我五块钱的糖,不行的话,三块钱的也可以。”叶秋也知道现在糖果不好弄,她爸妈托关系也没弄到多少。

但是她实在是想让定亲变得好看一点,杜春玉定亲的这家男方家里条件不错,两人算得上门当户对,她也比较喜欢,衣裳都裁好了,就差装面子的糖果了。

市面上现在是五毛钱一个,杜春玉也不想为难叶秋,只是想从她这里买走几块,摆在果盘里也好看。

叶秋得知杜春玉马上要结婚了,高兴坏了,当即立刻答应下来,还拿自己那个便宜丈夫当借口,“没问题,我家男人之前买的多,给你匀点。”

杜春玉连声感谢,说着就要从口袋里掏钱,叶秋当然不要,两人推脱来推脱去,最后杜春玉也没要叶秋的油钱,还自掏腰包多打了两勺。

回去后叶秋就递给了赵孟兰,赵孟兰虽然没自己去买过,但是二两重量她一上手就察觉不对劲,“这不止二两吧。”

“嗯,供销社有个售货员跟我是朋友,她多给咱打了点。”叶秋淡淡的开口,至于没花出去的油票,叶秋也没有给赵孟兰。

万一她说漏了嘴,以后底下几个妯娌要是还需要东西,让自己空手去供销社套白狼咋办?

叶秋也不能给自己找麻烦,剩下的油票也让她找机会跟路边的一个老太太换了粮票。

老太太也高兴的不行,油票每个月只有一张,真要算起价值来,叶秋还赔了。

赵孟兰没想到叶秋在供销社还有朋友,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不过想到她的性子,倒也觉得正常。

叶秋属于那种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人,要是真把人当朋友,有事她真帮忙,杜春玉想要的沪市奶糖,叶秋第二天就给她送了过去。

五块钱本来只能买十个,叶秋直接给了一大把,杜春玉高高兴兴的拿回去,杜家父母见闺女买回了奶糖,生怕她吃亏,打开仔细的数了一下。

整整六十六个,即使在沪市本地,五块钱都买不到六十六个。

杜家父母数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感慨,“春玉,你这个朋友是个实诚的人,你结婚的时候别忘了让她来吃饭。”

能一下子拿出几十个沪市奶糖,也不是等闲之辈,杜母还旁敲侧击的打听着叶秋的家庭,要是叶秋还没结婚,刚好自己娘家侄子刚到了说亲的日子,说不定一撮和就成了。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