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要屏退左右,马皇后微微一愣。
自己这个大儿子,怎么感觉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
感觉有种说不出来的变化。
马皇后挥了挥手,“都下去吧,太子和本宫有些体己话要说。”
“是。”殿内太监侍女全部退出大殿,只有贴身伺候的侍女还陪在马皇后身边。
马皇后开口道,“标儿,你有什么私事要说?这里没外人了,说吧。”
李承乾再度一撩衣袍跪下,“儿臣请母后救命!”
马皇后眉头一皱,“救命?救谁的命?”
“救常姐姐!父皇要杀常姐姐!”
李承乾如实回答。
这话一出,马皇后直接站起来了,“你说什么?”
“儿臣不敢欺瞒母后,常姐姐的补品肯定有问题,杀人于无形,而且父皇要立吕氏为太子继妃,父皇要对淮西功臣下手了!”
李承乾没有藏着掖着,实话实说了。
这个朱标肯定是知道自己枕边人是怎么死的,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
只是同为太子,李承乾明白身为太子有太多的心酸和无奈了,更主要的是朱标不敢在这种社稷大事上面跟朱元璋唱反调。
平时还能跟朱元璋吵吵闹闹,但是这种社稷国本的大事,朱标只能服从。
立吕氏为继妃,扶植江南集团,打压并平衡淮西集团,未尝不是朱元璋对朱标服从性的试探。
根据《胜朝彤史拾遗记》的记载,建文太后吕氏,寿州人,洪武十一年册为皇太子继妃,建文元年,尊妃为皇太后。
《明史·吕本传》记载,本无子,其女皇太子妃。
《明史·兴宗孝康皇帝传》记载,初,太祖册常妃,继册吕妃,常氏薨,吕氏始独居东宫。
有史料明文记载,吕氏确确实实是被册为继妃的。
马皇后听到李承乾的话,可算是知道李承乾为什么要让自己屏退左右了,这话太敏感了,可不得屏退左右嘛。
马皇后扶着一旁的茶几,“难怪,难怪,我就说去年邓愈的死不是巧合,原来是开始清算功臣了,立国才十一年,就迫不及待要对这些功臣下手了吗?”
邓愈是班师回朝,莫名其妙在路上病逝了,而在此之前朱元璋把邓愈的嫡女嫁给朱樉做妾了。
邓愈没有活着回到京城,也没有见到那沦为妾室的女儿最后一面。
三妻四妾只是说的好听,实际上就是一妻多妾。
正妻只有一个,其余的什么侧妃、庶妃啥的都是说的好听,实际上都是妾。
“母后,清理功臣其实自洪武七年就开始了,贤妻才是成功最大的奠基石啊,您忘了,洪武七年,父皇让我们给孙贵妃戴孝守灵,让老五给她当儿子的事儿了?那时候,他可是把您这个中宫皇后的脸面放在脚底下踩的。”
李承乾的话,让马皇后沉默了下来。
当年,自己这个中宫皇后还没死呢,就让自己的小儿子,当时封号吴王的朱橚,给孙贵妃当儿子服丧,东宫太子、诸王皆期。
而李承乾当时从朱标的脑海中看到这段记忆的时候,只感觉朱元璋真是个人才。
让嫡子给妾服丧,就差把宠妾灭妻四个字写脸上了。
难道在老朱眼里,宠妾灭妻是什么很光荣的事情吗?
贤妻扶我凌云志,得意先斩意中人。
有朝一日权在手,杀妻犹如鞭马牛。
孙贵妃无子,朱元璋完全可以过继一个庶子给孙贵妃当儿子,然后服丧摔盆。
完全搞不懂老朱的脑回路,明明有合理合法的解决办法,非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做出一些令人诟病的事情。
能干出这事儿,李承乾都怀疑老朱对马皇后真的还有爱吗?
帝恸哭,真的是在哭马皇后吗?
马皇后一日不死,朱元璋就无法一日真正大权在握,马皇后屡屡忤逆朱元璋,劝谏朱元璋,真的不会引起的帝王的杀心吗?
朱元璋对权力的掌控欲几乎变态,真的允许有人屡屡忤逆他的帝王威严吗?
马皇后不是照顾朱雄英感染天花没的,史书记载,马皇后是突然在睡觉的时候感染疾病,并且拒绝治疗而死的。
帝恸哭,哭的真不是当年那个年少的朱重八吗?
人活着的时候对人薄情,人都死了,深情装给谁看?
马皇后死后,五十五岁高龄的朱元璋,愣是身体倍棒儿的又撑了十六年。
就这身体,真的有哭得那么伤心吗?
遂不复立后,又不是不进后宫了。
死了的真爱才是真爱,就像死了的功臣才是功臣,活着的功臣那是皇帝的政敌。
马皇后坐了下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问道,“你突然来找我说这件事情,是想做什么?”
“儿臣以为,压不住功臣就是自己没本事,过河拆桥不是杀功臣的借口。
当年是开平王在鄱阳湖帅船保驾,一箭射伤张定边,才有了我朱明基业。
儿臣认为,红颜不该薄命!江山和美人之间,未尝不可都要。”
李承乾认真的回答道。
端着茶杯的马皇后就那么盯着李承乾,似乎想从他的眼里察觉到什么。
良久,马皇后才放下茶杯,“我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啊。”
“所以,换个人做皇帝,也许会更好,功臣可得善终,红颜不再薄命。”李承乾直挺挺的说道。
马皇后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眸。
“你要造反?”
李承乾回答,“儿臣的父亲是皇帝,儿臣自己是太子,是储君,儿臣造了哪门子的反?不过是提前继位罢了,当今之域中,仍是朱家之江山,不是么?”
李承乾这波操作,把马皇后的思绪都弄乱了。
这么多年来,朱标可没有这么强势过。
更别说想造他老爹的反。
马皇后沉思了一会儿道,“吕氏和江南,你打算如何?”
“母后若支持儿臣,儿臣马上回去杀吕氏,灭朱允炆,斩草除根,登基之后压制江南,平衡淮西。”
李承乾当场保证道。
听到这话,马皇后闭上了眼,“冤孽,冤孽啊,你手上要沾亲人的血么?”
“母后,生在帝王家,手上哪有不沾血的?亲族、权贵、后宫,哪里的血沾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