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一脸的阴沉,“得了权力,当真就忘了本了!”
李承乾赶忙跪下,“母后,还请您为常姐姐做主啊!”
马皇后站了起来,“标儿,东宫的事情,你自己处理,然后到坤宁宫来。”
“儿臣遵旨,马上赐死吕氏!”李承乾当即表态道。
听到这话,常氏也大概明白了什么。
“母后,吕氏或许有错,但允炆毕竟还小,她不能离了生身之母啊,吕氏或许只是一念之差,还请母后给她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马皇后看向李承乾,“标儿,你的意思呢?”
“回母后,儿臣自然是不舍允炆年纪轻轻就母子分离的,所以,儿臣会送这个庶子跟她那妾室母亲团圆!”
李承乾一脸阴沉的说道。
杀这个庶子,李承乾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而且,这可不一定是自己儿子,说不定是自己兄弟呢!
纵观明史,朱允炆在老朱活着的时候,是真的顺风顺水。
朱元璋自己那么注重嫡长之别,确立了居嫡长者必正储位的规矩。
但是在未来,哪怕吕氏扶正之后,以继妃的身份又生了两个嫡子的情况下,朱元璋还是要立朱允炆这个庶子。
你说朱允熥背后是淮西集团,不立他这个嫡子。
那吕氏生的呢?
朱允炆是庶子,但朱允炆那两个亲弟弟可是吕氏扶正之后生的嫡子。
法理上吕氏扶正了,那她之后生的可以算嫡子,只是这个嫡没有朱允熥的那个嫡纯正。
有嫡子的情况下了,为什么还要选择庶子。
你说嫡子年幼,那大可去母留子。
而且朱允炆的嫡亲弟弟朱允熞年纪并不小,出生于洪武十五年,乃吕氏扶正后所出之嫡子。
老朱驾崩是洪武三十一年。
那一年,朱允熞十六岁,完全不算幼帝,能以嫡出身份继位。
朱允炆和朱允熞同是江南派系。
不能因为朱允炆是长子就立他,立长必须是立嫡长!
若无嫡长,按规矩都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有嫡,且同为江南派系,朱元璋还是选了庶子。
论身份,朱允熞不比朱允炆高贵些?
古代可不是谁是长子谁就地位高,除非你是嫡长子。
否则长子地位还不如嫡出弟弟。
朱允炆是洪武一朝最顺的人了。
母妃是妾室,好,常氏没了,母妃成正妃。
自己不是长子,好,朱雄英没了,自己成了长子。
身后支持的江南派系敌人太强,好,淮西集团遭清算了,文官集团乃至江南集团迅速崛起。
朱允熥这个嫡子可能成为对手,好,朱允熥废了。
马皇后暨洪武十一年太子妃常氏之死、洪武十五年朱雄英之死,可能她知道了什么,好,马皇后睡觉时就突然生了病,然后病逝了。
病逝就病逝吧,还特意写一下是因为马皇后拒不服药和配合治疗而死的,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李承乾合理怀疑,野史记载朱允炆是朱元璋与吕氏私生子这事儿不是假的。
因为,众所周知,野史很多都是是记载正史不敢记的东西。
正史不能全信,野史不能不信。
听到朱标的话,马皇后沉默不言,也不再说什么了,终究不过一个妾室生的庶子罢了。
皇家最不缺的就是孩子,尤其是庶子。
“就按你说的办。”
马皇后说完,离开了这里。
李承乾恭送了一声,忙站了起来,“马太医,你也下去吧?知道出去怎么说吗?”
“知道!知道!太子身体无恙,只是需要多加休息,喝点安神的药,多休息就好。”
马后炮连连点头道。
李承乾嗯了一声,“孤看这太医院院首的位置与你挺有缘的,你觉得呢?”
闻言,马后炮眼睛一亮,有些激动,得了马皇后和太子的双重保证,俺老马发达了啊。
“臣愿为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马后炮当即一个响头磕在地上。
李承乾微微颔首,“鞠躬尽瘁自然是好的,要不然你也只能死而后已了,说不定怕你孤单,九族整整齐齐的下去。”
赏了恩,也得加威,恩威并施才行。
“臣明白!臣明白!太子放心,臣告退。”
马后炮赶忙起身恭敬退下。
也猜到马皇后和太子联手,肯定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马后炮离开之后,李承乾继续琢磨玄武门之变开场的事情了。
“常姐姐,你好好坐月子,什么都别管,什么也别问,出了月子,你就是皇后!”
说完,李承乾也转身离去,今晚玄武门大舞台,自己得好好准备准备了。
李承乾刚一打开门,一张大脸怼到李承乾脸上了,把李承乾吓一激灵。
那人赶忙行礼,“臣不良帅袁天罡,拜见太子殿下!”
闻言,李承乾一愣,这就是执掌不良人的不良帅吗?
“平身,你来得正好,不良人可有办法进宫?”
袁天罡回答道,“回殿下,臣并不是孤身一人前来,已经带了十位不良人扮做太监进宫,就在东宫附近。”
李承乾点了点头,“好好好,孤得爱卿 是乃如虎添翼也,马上把他们调进东宫,替换掉东宫的太监,并贴身保护太子妃和嫡长孙朱雄英。”
“遵旨。”袁天罡领命,马上退出去办事。
躺在床上的常氏,这一刻仿佛不认识自己的这个枕边人了。
他这么多年,是一直在藏锋吗?
“李福安,你也是孤身边的老人了,自孤当年被立为吴王世子,你就在身边伺候了,如今孤可以信你吗?”
李承乾的目光幽幽看向李福安。
李福安赶忙跪下,“奴婢对殿下之忠心,可昭日月!”
“好,吕氏失足掉入井中溺死,朱允炆被奶娘抱着不小心失足掉入莲花池溺死,一应伺候的太监宫女,全部殉葬。”
李承乾冷声吩咐道。
李福安眼一闭心一横,泼天富贵来了。
“奴婢明白!您就瞧好吧,奴婢保证做得天衣无缝!”
李承乾点点头,“去办。”
说着,李承乾便去了书房,先构思一下完整的玄武门计划,等东宫稳定之后,自己再去坤宁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