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竹,开条,分篾,刮削——
一整套的流程做下来,天也将黑了。
陈宝双将处理好的篾条收起来,打算明儿早起开始编织。
陈招娣姑嫂也将糙米都舂好了,舂出来的精米约莫有四十斤。
陈宝双让陈招娣舀了一碗做野菜粥,剩下的都先收起来。
得知今儿能吃野菜粥,还是精米,刘秀娥也是高兴得不行,连忙来帮忙烧火。
陈宝双则是出了门,往村中去。
小东村的人家并不都是每家每户都紧挨在一起,就村中心那一片聚集些,其他的都散着的,或两三家挨着,或隔着一个土坡什么的,都有。
按东南西北分,村口属于村北,齐家所在的村尾就属于村南。
这会儿陈宝双就是径直往村东头的周升子家去。
周家在一方土坡上,房子是土墙泥瓦,比齐家土墙茅草顶好。
院子不大,收拾得齐齐整整,靠西屋这头的檐阶上堆着些木料。
“升子兄弟!升子大兄弟!在家吧?”上了土坡,陈宝双就朝院子里头喊着。
屋里头有人听着声出来一瞧,见着土墙外头的陈宝双,一边应着话,一边往院门口来开门,“是秀芹啊!”
“桂婶儿,升子兄弟在家吧?我找他做个东西!”开门的是周升子的娘伍婆子,按辈分论,原身得喊一声婶子。
至于周升子,岁数上比原身小个几岁,是村里唯二的木匠,农忙种地,农闲就接些给人做家具家什的木工活计,挣些银钱。
只他老实本分,不及另一个木匠会来事儿,即便手艺也不错,但没打出多远名声,周遭村子知另一个木匠的多,知他的少,一年下来接手的木活儿不多。
伍婆子一听是来找儿子做家什的,忙回头冲屋后头喊着儿子,又让了陈宝双往堂屋里去坐。
周升子很快从后院前来,“秀芹嫂子,你要打啥家什?”
就说几句的事儿,陈宝双见了周升子,也不往堂屋里去了,当下就道:“升子兄弟你现下手里没别的活吧?我想着你尽快能将我要这东西做出来才好。”
“没别的活,你说做啥吧。”周升子道。
“这东西我一时半会儿还说不清——”陈宝双转头瞧着那堆木料,“升子兄弟,这些木料没人订了吧?”
“没有!”
他做木匠这些年,有去别人家里给打家具的,那都是人家自家准备木料,也有人找来家里让他做的,这种一般做点小东西,都是他提供木料,并了手工钱一起算银钱的。
是以,日常家里也是常备得有木料在的。
陈宝双已经走向了那堆木料,一眼瞧中了其中一截很是粗大的木头,“升子兄弟你来,我想着是把这块木头中间打通做一个圆槽,海碗这么大的一个圆,做个圆底能放进这槽里去的,都戳上比筷子再小点的一个个的洞……然后再做这样的支架……就类似咱那脚踩碓臼一样的撑架……”
她一边比划一边跟周升子说着,尽可能的让周升子能够理解她想做的东西。
她想做的是手工做米粉的工具,利用杠杆原理靠挤压出粉,这粗大的木头做出粉槽,另外再找合适的木料做撑架。
周升子不愧做了多年木匠的,陈宝双讲得又详细,虽没见实物,但他心里大致也有了个雏形。
转头就拿了个树枝在地上划拉了起来,“秀芹嫂子,你瞧瞧是不是这样的?”
木匠要给人打家具,虽然大致家具都差不多一个样式,但也有少数人有自己的这样那样要求的,所以,作为木匠,画花样子是在行的。
毕竟,好些家具都是要雕花的。
陈宝双看他画的那出粉槽完全是领会到了她的意思的,就是这撑架还有点问题,忙也接了他手里的树枝上手改了改。
这纯手工的做米粉的工具,她穿来前看爷爷做过的,尽管她不会做,但步骤和原理上,她都能说清楚。
一番沟通,周升子忙点了头,“我晓得了,这东西不麻烦,就是凿这圆槽费功夫些,你放心,明儿早起我就开始做,争取一天给你做出来!”
“那就麻烦升子兄弟了!木料你出,一起要多少银钱,回头我给你!”
周升子道:“都是乡里乡亲的,秀芹嫂子放心,我不多收你的银钱!”
陈宝双自是知道周升子厚道,不然也不来找他了。
说定了这事,谢拒了母子俩要留饭的客套话,转头把家回。
回到家时,灶屋里热气扑腾,野菜粥也快好了。
今儿的夕食晚了些,天也黑透了。
原身舍不得花用钱,家里没买灯油,陈宝双便让陈招娣姑嫂把饭各自盛了,就着灶孔里的火光,在灶屋里吃的饭。
明明也没一点油腥,但大头大花几个孩子捧着野菜粥犹如过年似的,小心翼翼的吃得满足至极。
刘秀娥也是大口大口的吸拉着,跟好几日没吃过东西似的。
一时间,灶屋里都是吸吸溜溜的声音。
吃罢了饭,陈招娣手脚麻利的就着锅里的热水把碗筷洗了,又烧了水在锅里,一家子洗脸洗脚用。
天气冷起来,虽不日日洗澡了,但干了活身上灰呼呼的,几个孩子也是玩得脸脏兮兮的,不洗把脸可不行。
等水热的功夫,陈招娣就问陈宝双,“娘,米也舂出来了,咱明儿干啥?做那啥粉了不?”
陈宝双道:“做粉还要等等,明儿我搁家编漏勺,你和二妮上山去摘艾子,顺便摘上一把艾子叶回来,小心些。”
“娘,这也不做腌菜啊,摘艾子做啥?要阴干了放存,再过十来天摘差不多。”
“明儿先摘些,我做些艾油,到时候摆摊要用的。”
眼下近重阳,正是摘艾子的好时候。
艾子是他们梁州一带的叫法,其实就是茱萸。
别处以茱萸入药,他们以食茱萸做菜,肉食不常吃得起不说,一般做腌菜酱菜的,搁些这艾子,吃着便有一股辛辣味,极是开胃下饭的。
陈宝双自然是想念辣椒的,只可惜原身记忆里,这名为大周的朝代,还并没有这玩意,连着玉米红薯土豆这些都是没有的。
好在有这艾子,无辣不欢的她,这两日嘴里都淡得没味了。
且再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