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便能根除皇权交替的祸乱,确保李氏皇族权力的延续。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承乾表现的再荒唐,李世民都没有下旨废除他的太子之位。
李泰的眼神微动,随后低声说道:“父皇,儿臣听闻太子结党意图谋反,知道父皇定会为此事而伤神。”
“为了让父皇展眉一笑,儿臣连夜写了一篇文集,特拿来给父皇品鉴。”
说着他往前走了几步,双手把文集呈递到李世民的手中。
孝义,一直是李泰受宠的基本盘。
这也是他能从一众兄弟,脱颖而出的原因。
李世民接过文集后,并没有跟往常一样眉开眼笑,而是脸色凝重地提醒说道。
“青雀,你大哥并没有谋反,以后切莫乱说!”
“他依旧是大唐太子!”
李泰的脸色一顿。
他很快掩盖内心的不快,连忙抱歉认错道:“父皇提醒的是,是儿臣一时失言,不该妄论大哥谋反。”
李泰看到父皇的脸色变得缓和,他准备脱鞋爬上胡床,像往常一样为父皇捏肩捶背。
还不等他脱鞋,李世民出声打断他的动作。
“青雀,朕现在要处理的国事,你先回去吧。”
呃…
李泰愣在原地,他的脸上也露出尴尬之色。
被父皇拒绝自己的孝顺,这还是多年来的头一回。
李泰在心里暗忖一声。
“父皇变了!”
他脸上佯装笑容,随后作揖行礼道。
“父皇,国事再忙,您也要多加休息。”
“儿臣告退。”
看着李泰慢步离开的背影,李世民脸上的宠溺慢慢褪去,旋即换成担忧的表情。
现在太子性格扭曲,魏王的野心又与日俱增,他该如何做,才能避免两个嫡子为了皇位相残?
李世民拿起案几上的一封奏疏,看着上面记载太子这些年做的荒唐事,他在心里不断质问。
“承乾还有救吗?”
“把大唐江山交到承乾的手里,真的不会三世而亡吗?”
李世民的心情十分烦躁。
他站起来走到一侧的帷幔前,看着观音婢亲手绣下的三个嫡子的名字,脸色茫然地呢喃道。
“立贤明的皇子,才能守住家业,可这样一来,就会打破嫡长子继位的制度!”
“一旦让其他皇子看到争夺皇位的机会,他们就会勾结大臣争位,动摇社稷的稳定,甚至发生兄弟相残之事!”
“观音婢,你说朕该如何做决定?”
李世民在这一刻,终于体会到父皇当时对待他和大哥时候的纠结。
也许在立太子的时候,父皇心里也很为难吧!
就在李世民思考如何选择继承人,李泰忙着和一众幕僚密谋大事时,睡醒的李承乾也没有闲着。
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明德殿内,思索着接下来的打算。
“当前的危机,只剩贺兰楚石手中的密信。”
“此人和纥干承基一样,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得他把手中私藏的信件找出来,然后将其除掉!”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摆脱谋反的罪名!”
虽然贺兰楚石是侯君集的女婿,但是他私藏谋反书信,这本就是包藏祸心的行为。
按照侯君集的性格,绝对不可能容忍存活于世。
“除掉贺兰楚石后,下一步便是扭转名声!”
他已经贵为太子,当前最缺的并非金银财物,也不是忙着勾结朝中权臣,而是一个好名声!
太子贤明,自然会得到百官和百姓的拥护。
而尽快获得好名声的办法,李承乾心里也已经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