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顾若溪,十里八乡甚至整个县城无人不知。不为别的,只说这美貌,天上地下就没见过比她还漂亮的。
她的漂亮,不是简单的肤如凝脂、美目琼鼻。而是不同圈层无可比拟的仙,只要她在那,所有人都变得五官模糊,只能看得见她一人。
若不是这几年破除封建迷信,指不定多少人说她是仙女下凡,还得是天宫中最美的那个仙子!
早在她十四、五岁惊人的美貌初现的时候,数不清的人家都来问过顾家,想结亲的人家可以从杏花大队头排到县城尾。
但顾家通通以已定有娃娃亲为由拒绝了。
自从上了高中,长开了的顾若溪一天比一天貌美,惹得学校里一众二代公子们神魂颠倒,非卿不娶。
还没毕业,县长公子、钢铁厂厂长公子、gwh主任家幺子…都巴巴奉上绝好的工作岗位,求女神垂怜。
但是,上辈子卷了十八年的小卷王,这辈子只想混吃等死,安安静静地啃老。
是的,顾若溪是个穿越人士,胎穿,她刚出娘胎就发现,自己穿到了一个与上辈子花国有些相似的平行世界。
这个年代对应花国那特殊的年代,自家所在松宁,应该是六十年代繁华的沪市。
看着三年饥荒后,隐隐不太对的社会形式,三岁的她跟家人透了底,说了自己前世的记忆,预言了后世的发展,在经过两年的时间验证下,证明了她说的所言非虚,顾家人便谋划着撤向乡村。
顾家原是松宁有名的医学世家,家中资产颇丰,顾老爷子父母兄弟均无,年轻时是顾奶奶的父亲的关门弟子,后来入赘顾家,都姓顾,没有子孙改姓的烦恼。
顾家先是拿出了一大笔的钱去投资开一家私人西医院,开到一半资金链断裂。
再以资不抵债为由关停了医馆所有的分店,留下的总部捐给了刚经历创伤的国家,当做公立医馆。
而顾家的所有房产,被抵押给了债主,甚至齐之雪和顾心如把常戴的珠宝首饰都拿去当铺当了。所有的仆人全部遣散,顾家人也搬到了弄堂里。
在当时在松宁人眼里,顾家彻底破产了,顾家医馆不复存在了。
因此谁也没注意,顾家六人悄悄消失在松宁城内。
顾若溪当时只有8岁,她甚至觉得顾家四位长辈有些疯狂,听信几岁的小儿说的话,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抛下荣华富贵的生活躲进乡野,如果两年后这个世界没有大活动呢?
其实她不知道,历经旧时代和新国家,在战火纷飞中还能把事业做得那么大,顾家老夫妇对于时事政治的敏感度绝对不低,当时的环境下,即使两年后没有这场运动,三年、五年后也绝对会发生。
而且顾家明面上的财产虽然没有了,但是顾家最大的宝藏却是顾家俩老,只要时局允许,他们随时都能通过医术快速东山再起。
更别说大部分的金银财宝,全部都收在顾老爷子已经死绝了族人的不知名深山的祖坟里,等着重见天日。
顾家退到这无人认识的杏花大队已经十年,顾父和顾母凭着自身技术加上钞能力在公社寻了份轻松的工作,顾父每月工资46元,顾母工资36元,倆人的工资在这年代算得上高薪,这让顾家修大瓦房每日吃肉都有了借口。
而且杏花大队本就富饶,即使是在困难的年代,靠着水里的鱼获和山里的东西,杏花大队的人都没怎么饿过肚子。
顾老爷子和顾奶奶在村里当卫生员,农忙时不用下地,但最忙碌,要给忙着春种秋收的下地的人熬凉茶、制作补身体的汤汤水水,平时也会自己上山采药免费给大队队员看诊,很是受大队人尊敬。
因此顾家一家人虽然过得没有前半辈子那么享受,但顾家人本就不是沉迷奢靡的人,现在的日子,有家人在身边、没有纷争烦恼、够吃够穿就知足了。
这几年看多了被莫名的理由就被批的人家,顾家四位长辈都庆幸,如果他们不走,大概率也会落到那个下场,那时候,就顾若溪那样的相貌,不懂会经历什么。
说回顾若溪,她上辈子的爸妈都是高校的博士生导师,她三岁开蒙五岁上一年级,十八岁研究生毕业,还是全家族学历最低。
父母逼她继续读博,她不愿意,她不喜欢那些数字那些研究,她只是一个喜欢漂亮的有些懒惰的小女孩,如果可以选择,她不想跳级跟比她大的孩子一起念书,她想跟同龄人玩幼稚的翻花绳跳绳,说女孩子青春期的心事…
还在僵持着的时候,她就因交通意外穿过来了,不知道自己死后上辈子的父母有没有愧疚,没让自己好好过过属于自己的一天,这短短十八年全部是为了他们的期望而活。
这辈子从头再来,有溺爱她的父母和更溺爱她的祖父母,从小就心肝宝贝、我们家小宝地叫着,能抱着绝不给她下来走路,能替她做的绝不让她沾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随口说的话父母总会当成大事去实现。
就算知道了她还有上辈子十八年的记忆,也一直把她当小孩宠着爱着,甚至后来有了顾天天,怕她疑心只喜欢弟弟不喜欢她,更偏爱于她,给她满满的安全感。
在溺爱里长大的顾若溪并没有长成嚣张跋扈的性格,而是纯真善良,但懒惰,但爱对着亲近之人说甜言蜜语哄他们开心。
她可是能为了让三岁的弟弟帮自己关灯,能说出“天天太帅了,关的灯最黑了!”这种话的人。
顾天天今年十岁了,还觉得自己是全世界关灯最黑的人!
高中毕业,那些公子哥们承诺的工作机会,她可是深恶痛绝!上班?狗才上班!不!狗都不上班!
闲鱼只想在家躺着,招猫逗狗,上山摘野果打野鸡,下河摸螺捞虾,快快乐乐地陪着家人。
等到过了这两年,如果高考恢复,她就去上大学,家人应该会回松宁,她就在松宁上大学,每天回家住,家宝女不能离开家人!
开放了她就让家人囤房子,在松宁东买地,去京市买四合院,爷爷奶奶爸妈再开回顾家医馆,只开一家,不要这么累。
即使历史进程不一样,但是运动肯定会停止,她只要跟着家人一起,在哪儿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