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德妈倒是反应过来了。
自己儿子本来今天要来见陆玉书的,小姑娘二十二岁,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性格大方开朗,长得又不错,爸妈都有工作,哥哥们的工作也不错。
到了知道小姑娘有对象。
她一开始有点怨气。
但现在怨气也没了,徐茵怡也不错,她很喜欢。
但眼前这个姑娘一进门就闹事,还对准了她儿子。
不是陆玉书是谁。
“姑娘,你找错人了。”陈妈只能委婉的说。
眼看着周韶华和徐家的关系不错,周韶华还是未来儿媳妇的干妈,她也只能忍下陆玉书的冒犯。
哪料,陆玉书听不懂人话。
说些疯言疯语,还说自己跟人睡了。
“陆玉书。”周韶华真忍不住了。
上辈子,她哪里有那么过分。
也不是,上辈子陆玉书回来时,陈明德在家里坐着,根本就没看到她这副丑样子,自然也没这样发疯。
周韶华提前压着她把脸上的妆洗了,勒令她如果闹事,就找人揍她的心上人。
她才老老实实见了人。
陆玉书不是想跟王明那个癞子结婚吗。
这次她不拦着了。
陈明德妈脸色很不好看,但人家的事情,跟他们没关系,拉着儿子就要走。
陆玉书被母亲吼了,心里一肚子气。
她谈了个对象,母亲嫌人家农村了,又没正经工作,不懂礼数,又嫌弃公婆没养老金,见面都不肯见,非要给她见什么相亲对象。
她对象生气了,听到她要回家,直接把她赶了出来。
陆玉书一肚子的气没地方撒。
她故意化了丑妆回来吓那人。
“我告诉你,我不可能跟你结婚,你死心吧。”
“今天的见面是我妈强迫我的,我不喜欢你,我有对象,我跟他已经睡了,我还要给他生孩子,就算我妈强迫我跟结婚,我也会给你戴绿帽子。”
陈明德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只有周韶华知道她说的是真的。
她气的脸憋的通红。
上辈子,她强迫陆玉书嫁给了陈明德,王明知道心上人结婚,在她结婚那天喝的酩酊大醉,结果被吉普车撞了,折了一条腿。
陆玉书老实了五六年,生了一个孩子。
她还以为陆玉书知道她的良苦用心了,结果那个孩子是王明的,她把陈家的钱全部挪给了王明做生意,赔的底裤都不剩。
孩子十八岁时,陈明德发现了她们的私情。
陆玉书气死了婆婆,跟陈明德离了婚,分了他一半的财产,跟王明结了婚。
陆玉书恨了她一辈子。
巴不得她去死。
啪
陆玉书的脸被打到了一边。
她不好意思的朝着陈明德的妈道歉,“不好意思啊,让你们看笑话了。”
陆玉书不可思议的捂着脸,“妈,你打我。”
周韶华一脚把人踹到墙角,她用了十足的力气。
陆玉书直接飞了。
吓得夏月兰和陈妈,李婆子连忙拉她。
劝说孩子不懂事。
周韶华冷冷看着陆玉书,“你跟王明谈恋爱,我是不是告诉你了,我不同意,你要是有骨气,就什么都不要跟他结婚,我一分嫁妆不出。”
“是你不愿意,我才让李婆子给你介绍对象,我以为你分手了,要不是昨天我看到你跟王明手拉手,我还不知道你对你亲妈阳奉阴违。”
“我告诉你了,我让李婆子给你介绍了顶好的对象,相看一下,你不同意就算了,我看到你跟王明在一起,我舍了老脸跟李婆子说,我闺女有了对象,还把男方介绍给了茵怡。”
徐茵怡站起来,“玉书姐姐,韶华姨没有强迫你结婚。”
周韶华捂着胸口,“陆玉书,你瞧瞧你说的是什么玩意,不结婚给人生孩子,你要不要脸,我周韶华的脸被你丢完了。”
陆玉书被亲妈的举动吓傻了。
周韶华从未对孩子们动过手。
“你做这一套给谁看?”
“想要嫁妆,是想要逼我低头认下王明?”
陆玉书咬唇。
她妈以前不是这么说的,强势的要她跟王明分手,不然就把她赶出门。
她才几天都不回家的。
陆玉书看看徐茵怡,又看看站在徐茵怡面前的陈明德。
郎才女貌。
“茵怡,恭喜你。”接了我不要的东西。
陆玉书心里闪过异样的感觉。
徐茵怡哪里不了解这位的性格。
既要又要的性格。
她以后如果要知道陈明德的好,八成要后悔。
但那又如何,她在进门的那一刻,就失去了入场的条件。
陈明德家世好,按理是看不上她们这些普通工人的条件,韶华姨应该用了不少钱,才说动了李婆子当说服,陆玉书不承情。
她徐茵怡也不傻。
结仇和爱人她还是知道怎么选的。
“谢谢玉书姐,陈同志衣服脏了,先回家换衣服吧。”她戳戳戳陈明德。
陈明德知道徐茵怡是给自己解围,朝她笑笑,“我先回了。”
陈明德拉着自己亲妈走了。
大杂院里住了十几户,今天是工作日,在家的人不多,大多数是孩子和老人。
陆玉书死死盯着周韶华。
想不通她怎么不反对了。
夏月兰又塞给李婆子几块钱,说了好多好话 才让人消气。
夏月兰送走李婆子,看见陆玉书脸上画的,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
“玉书,你那个对象不是好的。”半天憋出这么一句话。
这句话可算是扎在陆玉书的命门上了。
“月兰姨,我知道你瞧不上我,你家闺女考上了大学,你眼睛都长在了头上,看不上没工作,没本事我,我是没本事,但我也不吃你家的米,你凭什么出言侮辱我对象。”
夏月兰气的直翻白眼。
“韶华,你这女儿。”
周韶华耸耸肩。
她能怎么办。
嘴皮都要磨破了,王明不是个好的,就差上皮带给打了,陆玉书不听,非要跳火坑,上辈子她拦着的结果是什么,被怨恨了一辈子。
恨不得杀了她。
她又何苦呢。
她也不拦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
想嫁就嫁吧,以后吃了苦不要找她哭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