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不是说了,你只要去相亲,定下来人家就会给彩礼,到时候你想买什么房子就买什么房子。”苏有德还提这事。
“人家给彩礼,那是要生孩子的。我要是生不出来还不得给人家退钱?关键是我为什么要给人家生孩子?”
苏小米看了安安一眼,“再生,我的安安怎么办?”
苏有德只惦记钱,哪里会关心安安。他只觉得苏小米油盐不进,只要闺女不同意,别说他拿不到彩礼钱了,就连闺女的钱他今天也得还。
苏有德见摆布不了女儿,就开始恼羞成怒,指着苏小米的鼻子破口大骂:“反了你了,大人的话你一个字都不带听的,怎么?想造反不成?给你找那么好的人家,你竟然不同意。”
“你觉得好,你嫁。”苏小米也气鼓鼓的。
苏有德被女儿下了面子,立时又抡起手就要掌掴女儿。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汽车的声音,苏有德的另一个年前刚出嫁的女儿苏小玉回来了。
苏有德瞪了儿子一眼,见儿子心虚的躲开他的视线,就知道是这小子给他姐发了信息。
苏小稻躲开爸的视线,看着进门来的苏小玉喊了一声:“三姐。”
苏小玉点了点头,侧开身子让自己的新婚丈夫进来。
苏有德看着三闺女也回来凑热闹,心里有些不快,冷着脸问:“你咋回来了?”
看到紧跟着进来的三女婿,苏有德咽下了后面的话。
“爸。”三女婿客气的喊了苏有德一声,转而也向爷爷奶奶打了招呼,最后才看到站在里间门口像个隐形人的王姨。
苏小米对这个没见过面的妹妹没什么好感,此刻这个妹妹看她都是满眼的敌意。
带着敌意的苏小玉拉了拉自己的新婚丈夫,示意他坐下来。
“爸,是小稻给我发了信息,说是二姐回来了。我没见过二姐, 所以来瞧瞧。”苏家老三说完也给爷奶打了一声招呼。
苏有德明显松了口气,老三是自己养在身边的,肯定比老二有良心。回来了也好,又多一个人撑场子。
转身看向老三,苏有德叹了一口气后开始装可怜:“老三你才到,不知道。”苏有德指着苏小米,带着哭腔控诉:“这个没良心的,大年三十跑到家里来给老子要钱,不孝的东西。”
苏小玉听了爸的话,一时把不悦挂在了脸上,同样也看着苏小米,语气冰冷道:“二姐,你别太过分。”
“谁是你二姐?别乱喊。”苏小米同样的语气,“我回来要钱是我跟爸的事,跟你没关系。”
“你怎么说话的?我招你惹你了?”
一旁的王姨上前拉住了女儿,小声提醒:“今天的事,你别多管,有你爷爷奶奶在,显不着你。”
苏小玉看了母亲一眼,不服气的坐了下来,她倒要看看二姐今天能掀起什么风浪。
苏小米已经待不下去了,看今天的情况,钱是要不到了。
起身要走,苏小米的腿突然麻了,站起来又踉跄的跌在了椅子上。
苏小稻看见了,上前扶住:“二姐,你没事吧?”
苏小米摇头,眼里蓄满了泪水。
苏有德见二闺女哭了,更气愤了,“你哭什么?我还没死呢!大过年的回来找晦气。”
苏小米抬头看着苏有德,哽咽道:“我回来干什么的,你心知肚明。当初你要用钱,打电话哭着说你着急,想着你毕竟是我爸,我借给你了。可现在轮到我遇到难事了,电话不接信息不回我才来家里的。你不仅不还钱,还逼着我去相亲。”
苏有德已经气的说不出话,一旁的苏小玉看不下去了,站起身道:“爸,她就是来装可怜的,我那五万彩礼不是给你了吗?欠她多少钱?赶紧还她。”
苏有德慌了,使眼色示意小闺女别说话。可已经晚了,这话屋里的人人尽皆知。
苏家三女婿也慌了,悄悄的拉了拉苏小玉的衣服。那钱可是岳父之前应承他的,说好了年后就给他们小两口,没想媳妇不动脑子一下子都秃噜出来了。
苏小米见又有了希望,整理了情绪,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道:“那感谢你了,爸一共借了三次,加起来正好有五万。”
苏小玉有些傻眼,她以为一两万,没想到那么多,明白了丈夫拉她衣服的意思。这下完了,钱没了回去该吵架了。
苏有德干咳了两声,小闺女的彩礼还没捂热,他才不想给出去。但又不能说不还,显得他不是个好爹。
顿了顿,苏有德开始拿起他的手机按键。
屏幕开始闪动,苏小米心里激动了,以为苏有德要给她转账了。
屋里的人几乎都屏住了呼吸,除了苏有德的手机,其他声音什么也没有。
爷奶坐在东侧的椅子上,苏小玉夫妻俩坐在西边的椅子上。苏小稻则陪着母亲在里间的门口,一直站着。
此时的苏小米抱着安安坐在凳子上,靠近爷奶。苏有德则一直站在供桌前,摆弄着手机。
突然,苏有德说话了,把手机举起来给每个人看,“我是想给小米转账来的,可是你们看,我的手机今天限额,转不出去了。”
说完这句话,苏有德的脸上明显有些窃喜。
苏小米明白了便宜爹的用意,他有钱但是他不想还,更不想管她这个带着孩子离婚又无处安身的闺女死活。
限额了?
苏小米的心越来越凉,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便宜爹拿着手机从苏老爷子开始,边走边给他们看手机屏幕。
苏老爷子眯着眼睛看了一眼手机屏幕,直摇头:“我眼花,看不见。”
苏奶也是一样的反应。
轮到苏小米的时候,她很清楚的看到苏有德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的余额:五万零四十。
苏小米还没看清哪里有限额的提醒,苏有德就把手机拿开了,略过妻子直接给儿子看了一眼,随即停在了三女婿的面前,强调:“看吧,我不是没钱,只是限额了,转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