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妾为你做了一些糕点,来品尝一下。”
万贵妃拉着刘献的手来到炕边,让刘献坐在炕上的软垫上。
她拿起一块糕点,弯腰喂给刘献。
“美味!真美味!”
刘献一脸享受。
万贵妃也坐在了炕的柔垫上,妩媚笑道:“皇上喜欢就好,对了,皇上昨晚是在哪留宿的呢?”
“这……”
刘献有些犹豫,他也知道万贵妃与皇后是对头。
若是告诉万贵妃昨晚宠幸了皇后,肯定会惹万贵妃生气。
刘献看向一旁站着的林易,向他求助。
林易自然心领神会,开口接话道:“回贵妃娘娘的话,昨晚羊车停在了坤宁宫。
皇上喝了些酒便宠幸了皇后,不过娘娘放心,虽说皇上宠幸了皇后。
但一次就能怀上龙种的机率几乎为零。”
林易知道万贵妃在意担忧的是什么,所以才这样回话。
万贵妃一开始听到宠幸了皇后,她眉头紧蹙,但林易后面的话,又让她打消了心中不快。
刘献都连着宠幸她数月了,还特地在排卵期时在她身上使功夫。
这都没有让她有喜脉,更别说皇后那就是一次的宠幸了。
“对对对,爱妃啊,小易子说的对,皇后肯定不会怀上朕的龙种的,你就放心。”
刘献赶紧附和道,语气带着一些讨好。
“皇上,臣妾只是有些担心呢,臣妾担心为皇上诞下的孩子不是第一个皇子咧!”
万贵妃起身去到刘献面前,丰硕的大臀虚坐在刘献腿上。
她在刘献怀里扭动着丰满的身体。
刘献哪里受得了万贵妃的这般撒娇。
他抱住万贵妃的腰,立马就缴械投降道:“爱妃,爱妃,朕以后保证,绝不再宠幸其他妃子。
朕只宠爱妃你一人,让爱妃为朕生的孩子成为第一个皇子。
朕还要封我们的皇子为太子!”
刘献在万贵妃这种风情万种的柔情下,什么诺言都说得出口。
这话说得万贵妃心花怒放,她从刘献腿上下来,然后把刘献横抱起来。
就像是在抱一个孩子一样,她望着怀中的刘献,眼眸含春,诱惑道:“皇上,臣妾想早些为皇上诞下第一个皇子呢!”
在万贵妃怀中的刘献也并不觉得有失颜面,反而很享受这种感觉。
他埋在万贵妃的胸怀中,深吸了口气,闭着眼睛惬意道:“爱妃,抱朕去床上吧。”
“臣妾遵旨。”
万贵妃媚劲十足的一笑,来到床边,把刘献放在床上。
随后,她走到梳妆台前,将随手携带装有诏书的盒子放于桌上。
再折回床边,褪去睡衣,拉下床幔。
这时林易马上来到梳妆台前,拿起桌上的盒子打开。
然后从袖中拿出一个锦囊袋,里面装的是几十只书虫。
这种虫子专啃书纸,林易将袋子里的书虫尽数倒入盒中。
不出半个月,盒中的诏数就会全部被啃食殆尽。
做好这一切,林易准备离开卧房。
不曾想恰好听到了万贵妃那酥媚入骨的声音。
林易一僵,随之全身一软,连忙快步离开了寝宫。
他在门外候着,心中还不由回味刚刚万贵妃那令人酥软的声音。
不得不说,万贵妃在侍候这方面要比舒皇后强太多了。
翌日辰时末,也就是九点钟了。
刘献还睡在万贵妃的温柔乡中。
而林易在长春宫的中堂坐了一夜,当然期间肯定会偷懒睡觉的。
像他这种高级别的大太监一般是不用守夜的。
皇帝宠幸后妃,守夜的都是小太监。
林易这么做还不是表忠心,好第一时间回应小皇帝的召唤。
这时,一个小太监急急忙忙的进来。
“干爹,干爹……”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林易喝了一口茶,一副悠然的神情。
那小太监跪在地上,喘着气说道:“干爹,今日要早朝……大臣们都在乾清宫正殿等了半个时辰了……”
林易暗道坏了,这会刘献指不定还在万贵妃身上呢!
林易马上快步来到卧房,果然床幔还是关着的。
“皇上,该上早朝了,群臣都在乾清宫候着了……”
林易轻声唤道。
床上的刘献正枕在万贵妃的怀里,听到早朝二字,惊的一下就坐起了身子。
刘献拉开床幔,一脸慌张,急忙道:“快!小易子,为朕更衣……”
刘献如此慌张的原因是每次早朝迟到,那帮大臣就会借机进言,各种劝谏,甚至有指责他的不是。
他听着就心烦头大。
“皇上,怎么不多睡会了?”
一旁的万贵妃被吵醒,惺忪的睁开眼。
“爱妃,你睡吧,朕要早朝去了!”
刘献从床上下来,林易替他穿好龙袍,戴好发冠。
随后急冲冲的赶回乾清宫。
“皇上驾到!”
乾清宫正殿里,林易尖着嗓子喊道。
原本议论纷纷的群臣都安静下来。
刘献走上台阶,来到御座,坐在了龙椅上。
林易手拿拂尘,站在龙椅旁。
他上前两步,清朗的嗓子高声道:“跪!”
“哗!”
殿里的群臣甩袖下跪,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易看着台下整整齐齐跪着的几十名官员,内心振奋激动。
这还是他第一次体验上朝,单单是站在这宝座旁,都让人有种俯瞰天下的感觉。
更不要说坐在那张龙椅上那种君临天下的体会了!
这也难怪千百年来,所有人哪怕是头破血流也要坐上这个位!
因为这种号令天下,至高无上的感觉,没有任何人能抗拒!
林易此刻不禁冒出了想替代刘献坐上那把椅子上的想法!
“众爱卿平身。”
刘献虚空一扶,所有大臣都起身,手持玉,整整齐齐站在大殿内。
这个大汉朝的官的官服和明朝服装是一样的。
中央官员制度也是三省六部。
“皇上,臣有事启奏!”
一个身穿绯色锦鸡服的官员站了出来。
此人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严言,大约四十几岁,留着小山羊。
刘献一看是他有事要讲,瞬间感觉头大。
这个严言不是要参哪个大臣,就是劝谏皇帝以社稷为重。
刘献最不喜欢听他讲话,但又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