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升帐”
随着吴三桂一声令下,不出一刻钟,吴三桂手下主要将领依次落座。
吴三桂身边还坐着蓟辽总督王永吉,王永吉按照品级是吴三桂上司。
王永吉也同样收到了崇祯的圣旨。
吴三桂扫视一周,便开口道。
“各位,圣上有旨意,流贼犯我京师,让我等放弃宁远,携百姓退入关内,进京勤王。”
听完这个消息,众将面面相觑。
在他们的印象里,进京勤王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上一次进京勤王的袁崇焕掉了脑袋,祖大寿也寒了心,不打招呼便回到了辽东。
吴三桂看到了大家的顾虑,随即提高了嗓门。
“众位,皇上待咱们关宁铁骑不薄,国库的银子都是紧着咱们用,今天皇上命我们勤王,我们该怎么办啊!”
吴三桂作为一个现代人,喊口号这种事情,对他来讲就是张口就来。这方面,就是东林党那帮口号党,也得跪下喊“爸爸”。
武将这帮人都是直来直去,不玩那些弯弯绕。
所有人都被吴三桂的“表演”感染了,“誓死效忠朝廷……”
王永吉这时候屁股有点坐不住了,这个吴三桂变化太大了。
在他的印象里,吴三桂是个极端自私的人,这次收到圣旨后,他还害怕吴三桂阳奉阴违,现在看来,是他多虑了。
想到这里,他站起来,对着吴三桂抱拳施礼。
“吴总兵,对朝廷忠心耿耿,皇天可鉴,我王永吉自愧不如。”
吴三桂赶紧回礼。“总督大人,军情紧急,请总督大人,带领关宁百姓后撤,山海关总兵高第会前来接应。兵贵神速,我将率领关宁铁骑精锐,星夜驰援京师。”
紧接着,吴三桂命左右取来地图。
开始进行调兵遣将。
历史上李自成兵分两路北伐。
今天是三月初一,李自成在宁武关遇到了代州(今属忻州)守关总兵周遇吉激烈抵抗,也是唯一一次,随后宣府大同相继投降。
三月十五日李自成到达居庸关,昌平总兵唐通不战而降。三月十六日,李自成就已经抵达北京,直到三月十九日,崇祯自挂煤山。
三月初一,流贼刘芳亮部攻克真定,五天后陷保定,兵锋直逼京师。最终在二十一日,跟李自成完成会师。
剧本就是这么演的。
吴三桂的计划是先集中优势骑兵,在三月初九前,重创刘芳亮部。
紧接着掉头,向西驰援居庸关,与唐通合兵一处,依靠坚固关隘,坚守居庸关几天,消耗李自成锐气。
历史上唐通守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先投降,唐通才献关投降。
在那个年代,带领4000兵力守居庸关,面对李自成十万大军,没有先投降已经很厉害了。
坚守居庸关几天后,就撤兵到京师外围,此刻,山海关的守兵也将赶到京师,协助守城。
内外夹击下,李自成想攻破京师就难了。
加上他在京师外围,那些投降的大臣跟太监也会掂量掂量。
此后,就耗到李自成退兵或者跟朝廷讲和。
吴三桂扫视一圈。
“众将听令。”
“末将在。”
“高德捷,你率领麾下1.2万人马,带上辎重,驰援京师。十天内赶到京师,协助防守。”
“马宝,王屏藩,你二人带领手下精锐骑兵和鸟铳骑兵,随我奔袭刘芳亮部。”
“所有人,辰时吃饭,巳时出发,不得有误。”
众人齐声回命“谨遵君命。”
众将领命而去。
此刻还是卯时,也就是现代早晨6点,室外还是一片漆黑,点兵堂内炭火燃烧个不停,房间内就剩下吴三桂和方光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