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熙刚回府,管家前来迎接,
“少夫人,夏小姐在小少爷房中,夫人吩咐说,府中事务繁多,您打理着,小少爷又黏着夏小姐,暂且让她先伺候着。”
温熙心中冷笑。
想来,那死老太婆和瘫在床上的老爷,也定然知晓顾锦程是夏梦秋所生!
一大家子,为了能有个传宗接代的,全把她温熙当靶子使!
温熙的眼底藏着一抹杀意,边走边问道:
“老爷那边如何?”
管家:“老爷这月的药刚抓回来。”
她把包袱中的药膏递给管家,吩咐道:
“这是上好的金疮药,拿给小少爷用。”
“是,少夫人。”
温熙朝账房走去,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
夏梦秋想伺候,正合她意。
她还不想看到顾锦程那张脸呢。
前世让他读书、习武,将来再封世子承爵,有得是机会争得大好前程。
这一世,没了她的扶持教导,她倒是要看看,他能长成何等成色的烂泥。
不过,有一点很是奇怪。
这夏梦秋,能一直忍受着见不得光的身份,忍受着自己的亲儿子成天称呼别人为母亲。
且暗中与他人夫君多年苟且,也算是个能忍耐的狠人!
怕不是爱顾百川如她前世一般,爱到了骨子里?
否则怎会对顾百川言听计从?
前世,张罗着顾锦程的生日宴。
夏梦秋没少帮忙,给他的贺礼也相当贵重。
平日里,更是对顾锦程疼爱得极致。
温熙还傻乎乎的觉着她对自己儿子那么上心。
是因为夏梦秋感激侯府的多加照拂……
夏梦秋的父亲,是一员武将,跟随顾百川的父亲顾建邦多年。
沙场征战,为掩护顾建邦,拖住敌军,死的惨烈。
顾建邦也因他捡回一条命。
夏梦秋的父亲死后,其母亲伤心过度,不久也撒手人寰。
顾建邦为报恩,便在侯府附近买了个宅子送于夏梦秋姐弟二人。
后来她弟弟上了沙场,留她一人在此。
顾建邦和孟氏便做主让她以养女身份进了府。
顾家对她如亲人一样,得到什么好的,总要送给她一些。
不仅如此,还拨了几个下人给她用,并按月给夏梦秋月例银子。
妥妥地当着大小姐对待。
这也让顾建邦在朝廷上得到许多赞赏,说他顾家有情有义。
温熙嫁过来之后,自然也跟着他们把夏梦秋当恩人相待。
只是,顾百川是何时跟夏梦秋搞到一起的?
刚成婚时,夏梦秋十五,温熙十七。
温熙怀孕是婚后第二年,按照孩子出生算起,婚前厮混到一起,也是极有可能的。
可他们二人若是那时就两情相悦,便可顺理成章结为连理。
顾百川又为何还求娶她温熙?
温熙越想越头疼,到了账房,她把事情吩咐完之后,才回自己宅院。
进了内室,她看向丫鬟小荷:
“你去把小小姐叫过来一趟。”
“是。”
没一会儿,顾念慈在香玉的陪同下进了她的房间。
温熙打发她们出去,拉着念慈的手让她坐下。
温熙从包袱里拿出一盒一盒好吃的放在圆桌上,
“母亲一早出去了,这是给你买的,快尝尝。”
顾念慈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桌上各种吃食。
有好看的糕点、有烤乳鸽、有麦芽糖等等。
但她没有动,她似乎还不太明白,为何母亲突然对她这么好。
温熙哽了哽喉咙,从油纸包里拿出一块糕点给她:
“昨日那糕点没有这个好吃,好孩子,快尝尝。”
顾念慈对上她温和的视线,心里却惴惴不安。
但她还是接下了糕点,小口咬着。
温熙抚摸着她的头,内心翻涌着:
再等上三日,三日后,母亲定让你名正言顺的享受锦衣玉食、享受该有的尊荣。
让巫师再来一趟,必不可少。
她可以立刻跟他们翻脸,可以毫无顾忌的对顾念慈好。
但顾念慈“不祥之人”的名声已经传出去,对她成长很不利。
必须先打破这样的“妖言”。
…
晚膳。
山珍海味上桌后,温熙照往常一样,先请孟氏坐于主座。
又客气的招呼夏梦秋、苏若云坐下。
还没动筷子,夏梦秋便哽咽道:
“嫂子,百川哥哥下手也太狠了,瞧把锦程给打的,那几道口子,皮肉都外翻,看了就叫人心惊。”
瞧她是真难过,温熙也得跟着挤眼泪,抽抽搭搭的说:
“可不是嘛,锦程可是我的心尖尖,本想着立立规矩,让他乖觉些,谁知却让他遭了这样大的罪。”
夏梦秋懊悔道:
“昨个办宴席,我腿脚酸痛,早早回了西跨院,根本没听到动静,若我在场,定会拦着。”
孟氏把筷子往桌上一拍:
“你这是怪我这老婆子和当家主母没拦着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夏梦秋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只是觉着,孩子还小,下次再犯错,说道说道便好,可别再打了。”
孟氏:“好了!以后怎样管教锦程,是温熙的事情,你不要再掺和了。”
温熙无声地听着,不觉可笑。
顾百川的戏码了得,怕是跟孟氏所学。
前世,孟氏很会维护温熙,让她一直觉着,这是遇到了真正疼惜儿媳的好婆母。
如今冷静下来细细想,孟氏也只是在一些小打小闹的事情上维护她。
若是牵扯到金银、侯府名声等等,孟氏好像是另一副嘴脸。
温熙正想着这些,孟氏温和地说:
“温熙啊,明日记得给我带支和田玉簪子回来,我自己那支不知掉哪里去了,找不到了。”
还在擦眼泪的夏梦秋接话道:
“干娘,是念慈拿去了吧?她惯会偷拿东西,你们瞧瞧,前几日是嫂嫂的镯子,昨日又是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