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推荐
拒绝书荒

第4章

张妍带着几名贴身宫女,一路穿过东宫的回廊,径直来到朱瞻基所在的屋子。

张妍站在门口,目光扫过守门的小太监,语气温和却不失威严地问道。

“太孙殿下在里面?”

那小太监见是太子妃亲临,连忙躬身行礼,恭敬地答道:“回娘娘的话,太孙殿下确实在里面。”

张妍点点头,正要推门而入,小太监却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娘娘,太孙殿下之前特意交代过,千万要守好门,不许任何人打扰。所以……”。

张妍闻言,微微一怔,随即失笑道:“这孩子,又在搞什么名堂?”

她虽然心中疑惑,但并未责怪小太监,反而对他的尽职尽责感到欣慰。

张妍站在门口,略一沉吟,便柔声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进去了。你去通传一声,就说我来了,看看他是否有空出来一见。”

小太监连忙点头,转身轻轻叩了叩门,低声说道:“殿下,太子妃娘娘来了,想见您一面。”

屋内,朱瞻基正沉浸在修炼之中,听到小太监的声音,这才缓缓睁开双眼。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体内的气息,随后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走到门口打开了门,快步迎了上去。

朱瞻基微微一笑,语气恭敬却不失亲近。

“娘,您怎么来了?”

张妍见朱瞻基神色如常,心中稍安,但仍忍不住关切地问道。

“儿啊,我听人说你刚才让人准备了许多吃食,可是身体不适?”

朱瞻基笑着摇了摇头,安抚道。

“娘,您不必担心,孩儿只是最近找了一部内功,修炼时消耗了些体力,所以胃口大了些。身体并无大碍,反而比之前更好了。”

张妍闻言,仔细打量了朱瞻基一番,见他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确实不像有事的样子,这才放下心来。

她轻轻拍了拍朱瞻基的手,柔声说道:“那就好。不过练功也要注意分寸,别累坏了身子。”

朱瞻基点头应道:“娘放心,孩儿心中有数。”

张妍见他不愿多说,也不再多问,只是叮嘱道:“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下人,别委屈了自己。”

朱瞻基笑着应下,目送张妍离开后,这才重新关上门,继续他的修炼。

门外,小太监依旧尽职尽责地守在原地,心中对太孙殿下的敬畏更深了几分。

朱瞻基在屋内潜心修炼了几日,渐渐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将《万相神功》的口诀说出来,甚至连写下来都做不到。每当他试图将功法内容表达出来时,脑海中便会出现一片空白,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屏障,阻止他将功法外传。

他心中疑惑,便仔细研究了一番《万相神功》的奥秘,终于明白了原因。

原来,《万相神功》乃是仙级神功,已经达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相无我境界。其核心口诀玄妙无比,几乎无法用言语或文字留存于世。换言之,这部功法只能由他一人修炼,无法传授给他人。

朱瞻基得知这个情况后,倒也没有觉得有多遗憾。

因为他本来就没打算将这功法传给别人,毕竟万相神功可是他最大的秘密。

不过,朱瞻基很快又发现,《万相神功》中记载了那二十四部绝世武功的全部内容。虽然无法将《万相神功》的核心口诀外传,但这些绝世武功却不受限制,完全可以抄录出来。

他心中一动,立刻有了主意。

“既然《万相神功》无法传授,那我便将这些绝世武功精简一番,传授给他人,以此增强我的势力。”

想到这里,他决定先从《葵花宝典》入手。他找来纸笔,将《葵花宝典》的内容删删减减,只留下了部分精要,最终整理出了一部简化版的功法,并将其命名为……《忠君剑法》。

原本他是想称《辟邪剑谱》的,但想了想后,还是改成了《忠君剑法》。他打算从武功名字开始,就给那些练功的人灌输忠君的思想。

完成之后,朱瞻基便去找张妍,开门见山地说道。

“娘,孩儿最近在研究一部功法,需要找一群身世清白、识字的小太监来帮忙练功,大概需要几十个人。”

张妍闻言,虽然心中疑惑,但并未多问,只是点头答应:“既然你有需要,娘自然会帮你安排。”

此时,皇宫内没有皇后,宫中事务多由张妍这个太子妃打理。

她当即召来了宫里的太监总管,吩咐道:“你去挑五十个身世清白、聪明伶俐识字的小太监,送到太孙殿下那里,听候差遣。”

太监总管连忙应下,恭敬地说道:“娘娘放心,奴婢一定办好此事。”

没过多久,太监总管便带着五十名小太监来到了朱瞻基的院子。这些小太监年纪都不大,最小的十来岁,最大也就二十来岁。个个眼神机灵,显然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朱瞻基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太监总管说道:“辛苦了,这些人我便收下了。”

太监总管躬身行礼,谄媚地说道:“殿下客气了,能为殿下效劳,是奴婢的福分。”

待太监总管离开后,朱瞻基便将这些小太监召集到一起,然后带到了一处偏僻人少的宫殿,开始了训话。

他神色严肃地说道。

“从今日起,你们就是我的人了。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先考校你们一番,看看你们是否值得培养。”

小太监们闻言,纷纷露出紧张又期待的神情,齐声应道:“奴婢一定尽心尽力,不负殿下厚望!”

朱瞻基点点头,随后便开始逐一“面试”这些小太监的资质和心性。

他让其他人先在外等候,单独叫来第一个小太监,语气平和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太监连忙跪在地上,满脸恭敬的回答道:“回殿下的话,奴婢名叫李顺。”

朱瞻基点点头,继续问道:“你是哪里人?家中可还有亲人?”

李顺神色一黯,低声道:“奴婢是山东青州人,家中父母早亡,只剩下一个妹妹,如今也不知去向。”

朱瞻基闻言,心中微微一叹,又问道:“可有喜欢的人?识不识字?有什么志向?爱不爱财?”

李顺想了想,恭敬地答道。

“奴婢入宫前曾与邻居家的姑娘有过一段情谊,但如今已是天各一方。奴婢识得一些字,是入宫后跟着老太监学的。至于志向,奴婢只愿尽心服侍殿下,为殿下分忧。至于钱财,奴婢觉得够用就好,不敢奢求太多。”

朱瞻基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拿起笔,在一张纸上详细记录下李顺的信息,包括姓名、籍贯、家庭背景、个人喜好、识字情况以及志向等。

“好了,你先站在一旁吧。”

朱瞻基挥了挥手,示意李顺退下,随后又叫来了第二个小太监。

微信阅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