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李承乾盘坐在石头上,默默的看着长安城墙。
某一刻,城墙上因为防备他点起的火把下,那些士卒渐渐消失在墙头,不知道做什么去了。
行军打仗,情报非常的重要,不知道对手要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大多数时候非常致命。
但,李承乾不需要管情报的事情。
反正他的人,就像是不死之身一样。
无论什么阴谋诡计,一路横推就行。
除非遇到百万大军围攻,否则什么都不用怕。
哪怕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也不会有士卒退缩。
活人就不一样了。
在整个大范围的古代,如果是乌合之众,损失超过一成就会溃散。
如果是常规军队的士卒,超过三成也肯定溃散。
哪怕是精锐中的精锐,超过一半也会溃散。
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信仰。
当兵要么是为了一口吃的,要么是为了翻身做主人,怎么都不是为了找死。
终于,零点到了。
如同场景重组一样,所有已经牺牲的士卒,尸体装备全部消失不见。
但是下一秒,他们又整齐的出现在队伍中。
队伍没有一丝骚动,就像本该如此。
这次李承乾没有一马当先,而是落在了队伍最后。
他最多只是莽,又不是傻。
城墙上的士兵消失,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自然不敢以身犯险。
虽然在历史上,李世民没有杀他。
但李承乾清楚,那是因为那次造反,简直如同儿戏一样。
甚至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
只因为李祐先谋反,自己这边居然有个两面三刀的纥干承基。
也正是在一梦千年中知道这个事情,李承乾准备和李世民打擂台时,才没有通知自己人。
他那东宫之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两面三刀的人,或者各种有心人的探子。
身为太子,他本就是他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士卒们把周围的城墙以及附近,全都搜索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人,甚至连备战物资都搬走了。
李承乾登上城墙,远远的看着内城方向,那边有大面积的火光在闪耀。
李承乾明白了,原来是在内城等着自己。
长安城总体分为三层,也同样是三城,外城,内城,皇城。
一百零八坊市之中,销金窝大多都在内城。
总体而言,达官贵人住在内城,皇族住在皇城,每个城都有城墙相隔。
不过并非绝对,也有达官显贵住在外城,也有皇族住在内城,五品左右的官员也住在外城。
既然知道他们在内城等着自己,李承乾二话不说,带着大军行走在朱雀大道上,朝着内城行军。
周围的坊市中,所有人都龟缩在家里,大气都不敢喘。
虽然十万大军没有发出声音,但那沉闷的脚步声,依然让大地震动,依然响亮异常。
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就像要让所有人的心跳都跟着同步。
每个坊市都有比较矮的围墙阻隔,他们看不到,也不敢看。
所有人都知道要变天了,但他们也清楚,这是皇家自己的事情,不是外敌入侵。
十几年前也有一次,只不过那次动静更小一些,长安城的原住民已经习惯了。
反正不是外敌入侵,不管换不换皇帝,他们日子还是一样的过。
李承乾在外喊的那番话也起了作用,只有少数唐人和番邦商队等,从别的城门离去,留下来的并没有发生任何骚乱。
广百步,也就是差不多一百五十米宽的朱雀大街上,黑压压的军队整齐挺进。
明明没有照明,但却走得整齐划一。
李承乾依旧坐在自己的战马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有这样划时代的军队,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夺取皇位。
九世轮回,经历过多种身份,多种苦难的他,心态以及目光,早已超越了时代的高度。
皇位,不过是他达成目标的工具罢了。
“呜~~~呜~~~”
遇敌的号角吹响,在长安城中回荡,今夜长安无眠。
终于,李承乾带着大军来到了内城的城墙外。
城墙上火把熊熊,把所有一切照得透亮。
宋代之前,打仗基本不会在晚上打,原因非常简单,由于食物单一问题,很多人都有夜盲症。
李承乾看到了李世民,他那独特的金色明光铠,在火把的光芒中非常耀眼。
长安的城墙可以说很有特点,外城城墙高度也就五米左右,部分关键节点才会更高。
内城的城墙高度七米左右,部分高度十米。
皇城,也就是宫城,最低也有十米高,最高的地方达到十五米左右。
某些小说中的主角,动不动就把城墙给炸垮,完全是在搞笑。
在绝大多数朝代,城墙除了关键部分或者门面,全部是由夯土垒起来的。
尤其是像皇城这种,基础厚度甚至比高度还要宽。
就算是最顶上,并排跑三驾马车都没问题。
想要把这样的城墙炸垮,只怕导弹都得多来两个。
就在两人相互对视的时候,李世民喊话了。
“朕,大唐皇帝李世民,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今,太子李承乾谋反,证据确凿,剥夺太子之位,皇室玉碟除名!
李承乾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李世民大声的喊话,既是说给守城的士卒听,让他们不要顾忌,同时也是说给李承乾听。
君无戏言,大庭广众说出这样的话,完全丧失了转圜余地。
就算同样上城墙督战的大臣们,闻言也是万分惊骇。
之前是在太极殿里说,没有写成圣旨颁布,还可以说是气话,至少有转圜余地。
现在这么一搞,有些大臣想捂李世民的嘴都来不及。
真心为大唐好的大臣们,心中顿时一片苦涩。
李世民自认为,他只是放弃了李承乾而已,与别的无关。
反正在他看来,李泰又孝顺又有才,现在自己年富力强,重新打磨也来得及。
在想让大唐更好的群臣看来,这就是典型的丢了西瓜捡芝麻。
为一时之气,丧失一个如此完美的储君,李世民是真的老糊涂了。
不希望李承乾登基的有心人们,心中顿时笑开了花……